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2018年下半年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录音中...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历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
3.《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成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4.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局形势图。这一政局形势出现于()
A.公元5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7世气
D.公元8世纪
*
5.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A.明经、进士
B.秀才、进士
C.明经、明法
D.明法、明书
*
6.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①《沟洫志》
②《齐民要术》
③《氾胜之书》
④《水经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苏轼云:“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人骨如秋鹰。”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
A.
B.
C.
D.
*
8.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
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
*
9.《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貳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A.所有的汉族人
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
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
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
*
10.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
A.中国赔款数量太少
B.“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C.鸦片贸易未合法化
D.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
11.《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人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变革不能仅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所说的“重大的变革”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运动
*
1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一书中写道:“在向西北前进的路上,毛泽东于1935年初重新被推举上了中共领导地位,自那以后再没有更换。”下列与这一论述相关的史事是()。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
13.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闻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決心”。据此判断,该文件颁行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4.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所反映史事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5.20世纪后半期,我国决定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国家发展高科技的重点。这一科技发展规划是()
A.“七五计划”
B.“985工程”
C.“211工程”
D.“863计划”
*
16.英国诗人雪菜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和希腊人同宗同源
B.英国全盘继承古希腊遗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联系紧密
*
17.有学者评价某一史事时指出:“在14世纪严峻的考验中…新思想渗透到激流涌动的城市国家里。学者和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及古典思想的魅力。”该史事指的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
18.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文中的“它”指的是()
A.白银
B.香料
C.瓷器
D.呢绒
*
19.有学者在评论一位西方科学家时说,他用一把利剑“斩断了无知、迷信和傲慢这些束缚人类对亿万年来生命了解的镣铐”。他评论的这位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牛顿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
20.下图所示是苏联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所反映的史事是()
A.“大清洗”运动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反击法西斯入侵
*
21.1917年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威尔逊所说的“手段”指的是()
A.闪电战
B.海空一体战
C.大规模消耗战
D.无限制潜艇战
*
22.下图所示为欧洲大陆某时期的形势图,其反映的是()。
A.凡尔赛体系下的局势
B.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局势
C.“冷战”开始时的局势
D.美苏争霸时的局势
*
23.下列史家名句中,出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的是()。
A.“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不仅是过去,而且是有意义的过去”
D.“历史是现在眼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
24.下列王朝中,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的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清朝
*
25.教师在编制历史初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是()
A.0.1-0.2
B.0.2-0.4
C.0.4-0.6
D.0.7-0.9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27.简述历史课堂教学中板书的主要作用。
28.《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试列举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主要策略。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一方面控制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政府对缩减耕地、缩减产量的农民提供补贴。不久,国会又通过《农业调整法》的修正案,允许政府采用减少美元含金量等办法,增加全国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款数量。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提高工人工资和工业品价格。在《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影响下,物价很快上涨。价格上升吸收了投放到市场的货币,增加了货币存量。货币存量的増加,导致名义收入的増加和就业人口的増加。这一増加,又进一步提高了物价。
——李世安《美国金融改及其影响》
问题:
(1)根据材料、概述这两项法案所采取的相同的金融货币手段。(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项法案颁布的背景与影响。(10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某实习生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固和发展”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直接从网上下载了下面的《清时期形势图》,准备用于教学。
问题:
(1)实习生的指导教师认为用这幅地图不合适,其理由是什么?(6分)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地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讲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时制作的一幅课件
问题: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6分)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企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