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学习与自我测试5——走近先贤,学理致慧
录音中...
模块二:古代教育
教育先贤: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教育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人性善”为基础的“明人伦”,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和羞恶之心,称为“四端”。维持社会核心的伦理关系要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礼、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即加强学校教育; 提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的理想社会。
(推荐人:倪长娥 校稿人:杨素云)
每日一测
*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年级:
年级:
*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音乐
体育
美术
综合
备课组
备课组
*
1、下列教育教学思想与孟子不相符的是( )。
A.发展了孔子思想,更加强调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提出教学必须坚持一定标准,对因材施教思想作了必要补充
C.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反对“一暴十寒"、半途而废”
D.认为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是“积伪”的结果
*
2.下列对“明人伦”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是针对家庭教育提出的
B.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都是积极的
C.是由朱熹提出来的
D.为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和宗法伦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