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一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政治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在师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大胆想象,扩散思维,敢于求异,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才干和创新思维。这句话体现的是思想品德课的哪一项教学原则?()
A.方向性原则
B.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
2.王老师是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新任教师,他无论讲授什么内容均采用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其授课违背了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的哪一项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时效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
3.某教师请革命老干部到学校给学生讲述斗争经历和战斗故事,这种教学资源属于()
A.教科书
B.校内资源
C.社区环境资源
D.社会资源
*
4.某教师在讲授《品味生活》一课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教学工具做准备,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A.预设性
B.生成性
C.思想性
D.人文性
*
5.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导致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
6.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不能在市场经济中迷失方向,文艺创作不要沾上铜臭味。一些文艺创作沽上铜臭味表明()。
A.市场调节具有育目性
B.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C.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D.市场调节具有竞争性
*
7.宏观调控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宏观调控可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海关部门禁止某类商品进口
*
8.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
9.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②充分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0.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1.某市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结对子,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务实。下列古语能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是()。
A.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D.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
12.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先后三次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下列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在某市2018年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中,属于政府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的是()。
①对各区的出行路、断头路等道路开展路灯和路基的改造工作
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提供多个学科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
③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使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
④实现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畜禽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可追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2016年4月12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仪式上,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截至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在全球发行量达567亿本,它是全球各国和各地区汉语学习者的必备工具书。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
①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独领风骚
②汉语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③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④《新华字典》在汉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
①全面传承传统习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传统年俗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17.民歌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推动陕北民歌艺术的发展,陕西省第三届民歌大赛于2017年2月16日至9月17日举行。本次大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参赛者年龄岭、职业、唱法均无限制,同时鼓励创新、政编的歌曲参赛,分享民歌之美、感受民歌之趣,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酒养心灵。举办民歌大赛()。
①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动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借助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体制创新
④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在一次报告中,我国数学家华罗庚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
19.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0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
21.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式扶贫提出来的。我国领导人指出,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时间十分紧迫、目标相当艰巨。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倘若不深入贫困地区,不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没有针对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③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④统一物的分解、平衡的破坏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2016年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
①来自实践,体现了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A.不断解放思想
B.树立全局观念
C.重视部分的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
*
2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在我国()。
①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的力量在于人民对法律观念的自觉践行
③人民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④法律维护人民利益,人民直接制定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5.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属于()。
A.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B.直接故意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
*
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B.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对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调整的对象
D社会主义法律事项和问题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范围
*
27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A.享有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B.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享受生存权和发展权
D.行使参与权和决策权
*
28.古人云:“道德不倡,天下不宁。”这说明()。
①道德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③重视道德的作用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道德以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29.李某有一栋可以遥望湖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要新建,不能再遥望湖景时,就把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湖景的房屋的人。李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
A.等价有偿原则
B.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平、自愿原则
*
30.李某贪图高利贷利息,出借高利贷给人做赌资,在索债不得的情况下,将借贷人刘某强行带至家中,限制其自由达两天。李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拘禁罪
B.故意伤害罪
C.敲诈勒索畢
D.绑架罪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同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并建立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请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坚持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2)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宪法观念?
32.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知识体系的关节点、思想品德教育的热点等。教学重点不仅在整个教材中占有主导地位且起看支配作用,而且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觉悟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简要回答在备课过程中,如何确立教学重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3.材料:某教师在讲授《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一教学内容时,一方面借助多媒体,播放西方各国的民族节日及庆祝方式。另一方面,結合当地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大量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本民族或者自己熟知的我国其他民族的节日来历与庆祝方式。通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的风俗习惯与形式来认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该教师将整堂课设计为一次文化之旅,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使学生认识到了文化具有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问题:结合初中思想品徳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对该教师的课堂组织进行评价。
34.材料:某教师在进行《金无足赤,人各有别》一课教学时,在导入环节采取了情境表演的方式,请两组学生就课前准备好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冲突进行表演,针对激烈争吵与宽容理解两种不同结果请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与热烈争论,进而引出生活中难免有人会出错,使学生明白宽容的重要性。
问题:请对该教师的导入方法进行评价。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6分)
35.良好的生态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李克强总理曾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民族中学准备举行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活动课,请结合实际,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内容至少要包括活动目的,教学的重难点,活动环节的流程及其设计意图等)。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