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永泰一中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测试卷

*
基本信息:
姓名:
姓名:
分层班级:
分层班级:
座号:
座号:
*
1.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2.
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A. 血缘政治的完善
B. 铸铜技术的进步
C. 分封制度的成熟
D. 中原文化的扩展
*
3.
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髻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
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
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
*
4.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
5.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
6.
A
B
C
D
*
7.
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
8.
A
B
C
D
*
9.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 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A
B
C
D
*
10.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
11.
在中央苏区,俱乐部是以政治动员为目标,进行政治文化学习与文娱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1933年的统计显示,苏区乡村共有俱乐部1917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近10万人,城镇中俱乐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俱乐部活动()
A. 照搬了苏联的工作经验
B. 回应了革命斗争的需求
C. 扭转了苏区的发展态势
D. 弘扬了竞技体育的精神
*
12.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
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
*
13.
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
14.
A
B
C
D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农村扫盲工作陆续展开,如山西省部分农民“春天下种分散学,夏天锄苗地头学,秋天放假自己学,冬天大搞基建工地学”。由此可见,扫盲工作的开展()
A. 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
B. 发展了农村义务教育
C. 适应了农村生产特点
D. 结合了农业技术推广
*
16.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