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一
录音中...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地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1-2题。
*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变质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
4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地震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
5.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
6.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下图是“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
7.从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判断,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
8.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
9.该河4月份的汛期,可能的补给来源是()
A.以降雨为主
B.以积雪融水为主
C以地下水为主
D以冰川融水为主
石英是一种稳定矿物,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下图所示是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
10.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
11.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西风环流
B.洋流
C.海陆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
*
12.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
13.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14-15题。
*
14.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A.
B.
C.
D.
*
15.若此图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是()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
D.秘鲁寒流
下表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它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6~17题。
*
16.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1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图中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成的。读图完成18-20题。
*
18.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则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
19.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
20.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都是平原地区,a、b、c、d四个地区依次对应的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A.小麦、玉米、水稻、玉米
B.天然橡胶、甘蔗、甜菜、可可
C.咖啡、可可、甜菜、棉花
D.水稻、小麦、玉米、小麦
下图中P和Q点为欧洲某国某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测定的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其中,P点是冬季测定数据,O点是夏季测定的数据。读图完成21题。
*
21.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22-23题。
*
22.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
23.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区)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24~25题。
*
24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
25.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谈谈你对此内容的认识。(12分)
27.依据所学知识,画出地壳物质循环的简图,并作简单说明。(12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左图为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左图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左图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10分)
(2)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6分)
29.阅读以下某教师制定的地理期末总评成绩加分规则,回答问题。
某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曾制定过一项“地理期末总评成绩加分规则”,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向学生公布。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你在课堂上提出1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有创意地解答1个问题,期末成绩加1分;
(2)如果你结合地理学习内容撰写1篇小论文并在班级演讲,期末成绩加2分;
(3)如果你给班级出1期地理黑板报或墙报,期末成绩加2分;
(4)如果你策划并组织1次地理班会,期末成绩加2分;
(5)如果你在全校范围内组织1次地理课外兴趣活动,期末成绩加5分。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这项加分规则的优点。
(2)指出这项加分规则的缺陷或弊端。(6分)
30.阅读以下关于如何突出地域性特点—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课堂教学,回答问题。
导入:我国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这种差异与我国的哪些地理环境因素有关呢?
提问:除了气温会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呢?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气温、水资源、地形、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
出示课件: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
师生总结:粮食作物中的水格、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油料作物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地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上述课堂教学运用了何种导入方法?(10分)
(2)谈谈运用该导入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0分)
四、教学设计题(24分)
31.阅读下列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教版13年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标准表述为:“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材料二自然灾害一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以下方框内容摘自其中的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图片省略只留图名信息。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第四节自然灾害(摘录)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春夏季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早灾,江淮等地则多发洪涝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例如,2011年自春至夏,江西一些地区先是旱灾,紧接着就是洪涝灾害,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地区经常发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图2.48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活动】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阅读图2.48,写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样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3.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4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在同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生什么灾害?
问题: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日标。(6分)
(2)请对以上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14分)
(3)进行结构式(框架式)板书设计。(4分)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