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2017年上半年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录音中...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物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
1.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用以说明的是()。
A.焦耳定律
B.欧姆定律
C.电阻定律
D.查理定律
*
2.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变为
,则
比
少()。
A.16个中子,8个质子
B.8个中子,16个质子
C.24个中子,8个质子
D.8个中子,24个质子
*
3.某航天器由离地200km的轨道变轨升至362km的轨道。若变轨前后该航天器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航天器的()。
A.加速度增大
B.周期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向心力变大
*
4.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管,将B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
5.如图3所示,匝数为2:1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阻为零的轨道、可在轨道上滑行的金属杆PQ形成闭合电路。闭合电路内有磁感应强度为1.0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副线圈接10Ω的电阻,金属杆PQ长为0.1m、电阻为0.4Ω。若金属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率v=3.0m/s沿轨道匀速滑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线圈中电流大小I=0.03A
B.原线圈两端电动势大小E=0.15V
C.副线圈中电流大小I=0.01A
D.副线圈电功率大小P=0W
*
6.如图4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将绳水平拉直后释放,让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至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0°时,小球受合力为()。
A.
B.
C.
D.
*
7.如图5所示,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绳将水平面上没有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若拖动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小船质量为m,小船受到的阻カ大小恒为f,经过A点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小船速度大小为v
0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则此时小船加速度a和绳对船的拉力F的大小为()
A.
B.
C.
D.
*
8.如图6所示,一条长为L的柔软链条,开始时静止地放在一光滑表面ABC上,其左端至B的距离为L-a,当链条的左端滑到B点时,链条速度大小为()。
A.
B.
C.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1)简述光的反射定律。(4分)
(2)结合图7所示的实验,简述实验在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的作用。(6分)
10.以串、并联电路为例,简述教学中如何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20分,第12题30分,共50分)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1.案例:
下面是某老师布置的一道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指出这道作业题检测、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4分)
(2)给出正确解题过程。(6分)
(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10分)
12.案例:
下面是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课“望远镜”部分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吗?
学生们:用过!
老师:想知道望远镜为什么能“望远”吗?
学生们:想!
老师:大家看大屏幕(见图9),这就是两种常见望远镜的结构图。
学生甲:老师,看不懂
老师: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作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作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同学们,你们每人桌上都有两个放大镜,现在你们可以用这两个放大镜模拟一下望远镜。
学生乙:老师,怎么模拟呀?
老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示意图(图10),大家现在拿起这两个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放大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清楚为止。
同学们纷纷动手做了起来。
老师:大家观察远处的景物,有什么发现?
学生乙:(兴奋地说)老师,我会做望远镜了。第一个放大镜相当于物镜,第二个放大镜相当于目镜。
老师:很好!
学生甲:老师,放大镜的作用不是放大的吗?我用放大镜看物体怎么是缩小的呀?
老师:让大家用两个放大镜做望远镜,你怎么不按要求做,只用一个放大镜呢?按我说的做!要同时用两个放大镜观察。
老师:大家知道为什么用两个放大镜能做成望远镜吗?下面我们用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问题:
(1)对该课堂实录片段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评述。(10分)
(2)用透镜成像规律说明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为什么会成缩小的像。(5分)
(3)设计一个用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望远镜成像原理的教学片段。(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11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液体内部的压强”一节中的一个演示实验,在容器中盛满水,深度越深,开口处的橡皮膜形变越大。
任务:
(1)说明教科书中该演示实验的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材料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磁铁”的内容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材料二 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电磁铁”一节中的实验探究如下所示。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习过磁场概念等知识。
任务:
(1)简述什么是电磁铁。(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研究电磁铁”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4分)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