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2022年7月环境管理体系基础机考题目
录音中...
注1:考试主办方已经发布过多次公告,从未发布过考试真题,从未发布过标准答案,也没有授权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布题目和答案。我们根据互联网上和微信公众号文章中的公开资料汇编而成。
注2:武汉金题公司提供的免费刷题工具,不用任何方式去收取任何费用。大家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题目或答案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15327270208,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正。
注3:答题结束后的抽奖是系统中自动生成的,请大家慎重点击。
提示:
本问卷奖品由问卷主办方提供,问卷星不负责监督奖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奖品发放过程。
*
1.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
A.为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
B.为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
C.旨在对环境管理体系提出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
D.旨在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
2.PDCA运行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用于实现持续改进的、循环渐进的过程。该模式可应用于()。
A.整个环境管理体系
B.体系中的每个单独要素
C.组织的每一个过程
D.其他选项都正确
*
3.根据GB/T24001-2016标准,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环境变化是指()。
A.环境改善
B.环境发展
C.环境改造
D.环境影响
*
4.下列属于与支持和运行有关的术语是()。
A.风险和机遇
B.生命周期
C.合规义务
D.最高管理者
*
5.依据GB/T24001-2016标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过程就是PDCA循环
B.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C.过程可形成文件
D.过程也可不形成文件
*
6.依据GB/T24001-2016标准,以下哪项不是监视的手段。()
A.确定数值
B.检查过程
C.监督体系
D.观察活动
*
7.绩效是可测量的结果,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定量的调查结果相关
B.与定性的调查结果相关
C.绩效可以与管理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有关
D.绩效就是指环境绩效
*
8.根据对GB/T24001-2016标准中5.1条款的理解,下列哪些工作是需要最高管理者亲自实施的。()
A.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B.制定方针目标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所有资源
*
9.依据GB/T24001-2016标准,下面关于环境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方针是一系列以承诺形式申明的原则
B.环境方针不包含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C.保护环境的承诺不仅是通过污染预防来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要保护自然环境免受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危害和退化
D.环境方针要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
*
10.根据GB/T24001-2016标准,下列哪项不是组织在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时应考虑的要求。()
A.可选技术方案
B.财务
C.运行和经营要求
D.领导意见
*
11.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组织应按其()的要求及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就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外部信息交流。
A.交流内容
B.合规义务
C.规范交流方式
D.社会责任
*
12.依据GB/T24001-2016标准,下列哪项关于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进行运行控制的描述最为准确?()。
A.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落实其环境要求,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
B.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的环境要求
C.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组织的相关环境要求
D.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考虑提供与其产品和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
*
13.根据GB/T24001-2016标准,组织应根据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预防或()紧急情况带来的后果。
A.控制
B.响应
C.减轻
D.消除
*
14.GB/T24001-2016标准关于管理评审的输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与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
B.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C.持续改进的机会
D.其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
*
15.组织应确定改进的(),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A.机会
B.需求
C.时机
D.方法
*
16.GB/T24004-2017标准不适用于()。
A.个体商户
B.最高管理者
C.分公司
D.企业
*
17.依据GB/T24004-2017标准,组织所处的环境一般可不包括()。
A.全球经济状况
B.组织的地理位置
C.组织的复杂性
D.组织的活动
*
18.依据GB/T24040-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枢架》标准,生命周期阶段或单元过程的重要性判断方法为()。
A.专家打分
B.敏感性分析
C.数据可得性程度
D.抽样调查
*
19.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世界地球日
B.世界环境日
C.世界水日/节水日
D.世界林业节
*
20.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中的环境,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
D.同时设计、同时报批、同时验收
*
21.下面不属于清洁生产审核特点的是()。
A.一次性
B.综合经济性
C.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D.突出预防性
*
22.环保监测站对某企业污染物排放出口的排污因子进行监测,属于()。
A.实测法
B.系数推算法
C.投入产出法
D.物料衡算法
*
23.造成水体富氧化的主要污染物是()。
A.氮和磷
B,COD和B0D
C.碳水化合物
D.磷和镍
*
24.燃煤电厂排放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氯化硫、氮氟化物、烟尘
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C.硫化氮、二氯化硫
D.烟尘、二氧化硫
*
25.煤质对排尘浓度有很大影响,其中以下两种影响最大的是()。
A.密度和孔除
B.密度和粒径
C.水分和粒径
D.灰分和水分
*
26.下列哪个装置不属于气态污染物吸收净化装置。()
A.填料塔
B.板式塔
C.喷淋塔
D.凉水塔
*
27.固体废物污染属于()。
A.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B.环境要素污染
C.生态资源破坏
D.生活环境污染
*
28.具有分解速度快、腐蚀性强特点的固体废物是()。
A.食品垃圾
B.一般工业废物
C.建筑垃圾
D.危险废物
*
29.医疗垃圾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处理。
A.焚烧
B.填埋
C.堆肥
D.消毒后填埋
*
30.在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中,重力分选依据的是固体废物()的性质。
A.粒度差异
B.密度差异
C.摩擦性差异
D.弹性差异
*
31.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C.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D.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
3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单位包括()。
A.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单位
B.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
C.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单位
D.其他选项都正确
*
3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
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等一起存放。
A.腐蚀性
B.氧化性
C.剧毒性
D.还原性
*
35.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延伸要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不包括()。
A.建设项目主体工程
B.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防治环境污染所需的装置、设备和工程设施
C.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防治生态破坏所需的装置、设备和工程设施
D.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开展环境监测所需的装置,设备和工程设施
*
36.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负责建设全国统一的()。
A.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体系
B.环境影响评价监控系统
C.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系统
D.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
*
37.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
A.根据出水受纳水域功能要求而定
B.三级标准
C.二级标准
D.一级标准
*
3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PM2.5是指()。
A.10微米以下粒径的飘尘
B.林格曼黑度
C.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D.总悬浮颗粒物
*
39.学校锅炉房噪声排放应执行的标准是()。
A.《声环境质量标准》
B.《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40.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规定,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相应噪声限值减()作为评价依据。
A.2.0m,10dB
B.1.0m,10dB
C.1.0m,5dB
D.2.0m,5dB
*
41.依据GB/T24001-2016标准,一个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将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多选题】
A.所处的环境
B.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C.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D.合规义务
*
42.依据GB/T24001-2016标准要求,以下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多选题】
A.二氧化硫的排放
B.水体富营养化
C.噪声排放
D.酸雨
*
43.污染预防的手段包括()。
【多选题】
A.源消减或消除
B.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
c.资源的有效利用
D.购买CO₂指标
*
44.依据GB/T24001-2016,组织应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环境目标,须考虑()。
【多选题】
A.风险和机遇
B.相关的合规义务
C.信息交流的内容
D.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
45.依据GB/T24001-2016标准6.1.4条款,组织应策划采取措施管理其()。
【多选题】
A.重要环境因素
B.合规义务
C.6.1.1所识别的风险和机遇
D.经营要求
*
46.下列关于重要环境因素与目标的关系正确的是()。
【多选题】
A.每项重要环境因素都应建立一个环境目标
B.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可以与多个目标对应
C.建立环境目标时必须考虑重要环境因素
D.重要环境因素与目标没关系
*
47.按GB/T24001-2016标准要求,建立内部审核方案时,组织应考虑()。
【多选题】
A.相关过程的环境重要性
B.影响组织的变化
C.以往识别的不符合及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
48.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的结果可用于帮助组织()。
【多选题】
A.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B.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C.制定或完善其环境方针
D.确定其履行合规性义务方法的有效性
*
49.依据GB/T24031标准,对于一个没有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EPE能够帮助其()。
【多选题】
A.识别环境因素
B.确定需要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
C.建立环境表现准则
D.依据这些准则评估环境表现
*
50.依据1S014000系列标准,环境声明可以是()。
【多选题】
A.说明
B.符号
C.图形
D.包装
*
51.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有()。
【多选题】
A.电解法
B.吸收法
C.吸附法
D.燃烧法
*
52.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有()。
【多选题】
A.压实
B.破碎
C.分选
D.脱水
*
53.对于土壤污染,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影响土壤功能
B.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C.影响土壤有效利用
D.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
*
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客担责的原则。
【多选题】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
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社会生活噪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C.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情况。
D.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56.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A.正确
B.错误
*
57.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A.正确
B.错误
*
58.根据GB/T24001-2016标准,运用环境管理体系提升符合组织的环境方针的环境绩效活动不必同时发生于所有领域,且可以间断。()
A.正确
B.错误
*
59.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组织应当保留能力、信息交流和合规性评价结果的文件化信息。()
A.正确
B.错误
*
60.组织应对计划内的变更进行控制,并对非预期变更的后果采取措施。()
A.正确
B.错误
*
61.组织应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所有合规义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
A.正确
B.错误
*
62.只要环境内存在有害物质,即使这些物质的数量、浓度、种类等均未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且没有给人身或财产造成实际损害,也应算作环境污染。()
A.正确
B.错误
*
63.湿法脱硫烟气可直接排放。()
A.正确
B.错误
*
64.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正确
B.错误
*
6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技术单位。()
A.正确
B.错误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2022年7月环境管理体系基础机考题目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