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六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历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西周初期,周王室能够做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则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华夷之争已日趋激烈
B.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
C.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
D.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
*
2.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A.编制户口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
3.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反映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
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
*
4.唐代后期的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生产的食盐,转卖给商人,由其分销,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
A.取消了政府对盐政的监管
B.导致了商人任意抬高盐价
C.形成了官商分利经营机制
D.增加了盐政机构行政成本
*
5.元代,松江棉布风靡全国,有谚语云:“松郡棉布,衣被天下”。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人们喜欢用松江的棉纺织品
B.其他地区棉纺织技术落后
C.棉布纺织和印染技术的进步
D.松江地区长途贩运活动活跃
*
6.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
7.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A.控制天下学子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提倡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有用人才
*
8.洋务运动期间大量民用企业得以兴办,其积极意义在于()。
A.与外商进行商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推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推动封建社会制度转型
D.为民众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
9.“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10.“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上述内容出自巴金的《一点感想》。巴金创作《一点感想》的历史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
11.19373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我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
12.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头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突出反映了()
A.上海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B.不法商贩囤积居奇扰乱了市场
C.社会动荡推动米价居高不下
D.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走向崩溃
*
13.1955年底,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额只完成“一五”计划的51%。1956年1月,全国计划会议将计划投资额由国家计委预定的112.7亿元増加到147亿元,比1955年増长71%,经过反冒进压缩,最终实际增长62%。据此可以推知()。
A.“左”倾错误开始指导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D.“一五”期间计划实施盲目求快
*
14.“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方针
*
15.罗马法规定,凡与罗马没有签订友好条约的国家,该国公民均不受罗马法的保护,但各国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母国听凭处罚。这反映罗马法()。
A.莫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维护罗马帝国的霸权地位
D.确立了近代社会行为规范
*
16.英国思想家洛克认为,政府权威的正当性是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下列与洛克这项主张的含义最为接近的是()。
A.民意机关的代表必须由公民选举产生
B.统治者通过选举获得人民完全的授权
C.政府的决策必须经由公民投票决定
D.政府组织的分工应配合被统治者的需求
*
17.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下列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观点相似的作品是()
A.《蓝色的多瑙河》
B.《拾穗者》
C.《向日葵》
D.《等待戈多》
*
18.“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述内容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
*
19.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分配城市住房的原则,规定所有城市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如果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使用住宅”原则。这一政策()
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
B.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C.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国内战争
D.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
*
20.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
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对外出口
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
D.整饬财政金融,重建银行公信
*
21.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
22.一本史书提道:“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介人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这次冲突是()。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
23.唐代前期是修史的“黄金时期”,相继回世了八部断代史书,号称“唐修八史”。下列选项不属于“唐修八史”的是()
A.《北齐书》《周书》
B.《梁书》《陈书》
C.《隋书》《晋书》
D.《唐六典》《唐会要》
*
2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四库全书》
*
25.下列属于情感目标表述的是()。
A.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概念
B.知道人类文明史中的实践与创造
C.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D.树立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例,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及原因。
27.简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史论结合
28.历史课堂的读书指导可以分为哪些基本类型?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农政全书》共60卷,约70万字,分成12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国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物候,以屯垦为中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农器;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
——摘编自麦群忠等《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
材料二: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共五部分: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カ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カ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況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
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0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是某位教师讲授“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时的课堂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是如何发展的,把课本翻到第64页,课题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问题
(1)该教师的导入属于哪种类型?(4分)
(2)该类型导入的优缺点是什么?(1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上课时间已经到了,学生们还有点心不在焉。我大声宣布:“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视片段,好不好?”
“真的吗?太好了!”下面一片欢呼。
“同学们,我看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想必大家对这部电视剧都很熟悉了,剧中故事是哪个时期的事情?”学生争相抢答。
“三国!三国!”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说一说,你最欣赏这一时期的哪些历史人物啊?”
学生甲:“诸葛亮、刘备。”
学生乙:“孙权、关羽、张飞。”
学生丙:“曹操、周瑜、黄盖。”
“对了!以上几位同学说了《三国演义》中曹操、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同学们,老师想问问大家,电视剧中的曹操、诸葛亮与历史上的曹操、诸葛亮是否一样呢?”
“一样的,诸葛亮智慧超群。”
“不一样,对曹操的评价应该再客观一些。”
“我看同学们都有不一样的看法。那现在我们就去见识一下历史上的这些英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他们有关的两次战争,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课内容。”
问题:
(1)分析此节课导人入部分,你认为该教师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8分)
(2)上述教学过程中,在贯彻新课程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上,你认为有哪些成功之处,还存在哪些不足?(8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材料:
课文摘录:
1897年冬,徳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教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结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须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业、工业、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成成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成变法”。
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四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成成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材料:
课文摘录:
1897年冬,徳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教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结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须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业、工业、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成成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成变法”。
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四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成成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