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自我测试42——走近先贤,学理致慧

   模块九:教育目的


     教育先贤:赫钦斯(1899—1977),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1899年1月17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神学教授的家庭。1915年,赫钦斯就学于奥伯尔林学院,后因入伍中断学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转入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921年毕业。赫钦斯自1923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1928年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1929年,赫钦斯应聘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推行“芝加哥计划”,对这所大学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他又推行“名著教育计划”,并专门设立了“西方名著编纂咨询委员会”。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教育中的冲突》等。

     教育思想:赫钦斯的教育思想:1、大学应是灯塔,不应是镜子;应引导社会,不应迎合大众的浅近需求。大学具有一种强烈而严肃的使命,这就是思考。
2、大学的教育目标,不应只着眼“人力”,而应着眼“人性”,培养有学识、有智慧、止于至善的人。最好的教育应是引导人们普遍向善的教育,即作为一个国家力量最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教育应将被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导向道德、智慧、审美和精神成长。
3、教育应在特殊中见普遍,在短暂中见恒久,最实用的教育也是最重理论的教育。赫钦斯认为:社会的产业技术越进步,教育就越难侧重专科。
4、最有价值的教育, 最应由教育承担的教育是通才。赫钦斯认为,世界的事物、知识本来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才把它人为地分成学科。只囿于单一学科的教授,肯定会成为井底之蛙。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必要的通才教育,通才教育也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必要条件。

                                                                            
                         (推荐人:邵菁    校稿人:苗恒珠)  



 每日一测
*
7年级8年级9年级
年级:
年级:
*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综合
备课组
备课组
*
1、20世纪初,赫钦斯针对美国盛行的(  )和(  )思潮,提出了其独特的(  )该思想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A.通识教育思想、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B.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通识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通识教育思想,功利主义
D.功利主义,通识教育思想,实用主义
*
2.赫钦斯将大学教育的终极理想确定为( )及( )。他认为,教育只注意培养( )而不注意培养(),最好的教育应是引导人们( )的教育,即作为一个国家力量最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教育应将被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导向道德、智慧、审美和精神成长。
A.人力,人性,智慧,至善,普遍向智
B.人力,人性,智慧,至善,普遍向善
C.智慧,至善,人力,人性,普遍向善
D.智慧,至善,人力,人性,普遍向智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