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六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历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尚书》中的《酒诰》记载周康王的一句话:“我闻殷述(坠)命,唯殷边侯、田(甸)雩(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由此可知周康王意在()(分值:
A.劝诚国人不要沉溺于饮酒
B.告诚臣属不耽于享乐,励精图治
C.痛斥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D.表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
2.春秋时期,()在齐国进行内政改革,税制上实行“相地而衰征”,行政管理上则采取“叁其国而伍其鄙”。
A.管仲
B.申不害
C.吴起
D.春申君
*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对国家统一影响深远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
5.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
6.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
7.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A.控制天下学子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提倡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有用人才
*
8.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清政府在美国的旧金山,日本的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9.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
B.延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C.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力量薄弱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
10.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时间和著作是()。
A.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
B.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C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
D.共和国时期的《论十大关系》等
*
11.在一次游行集会上,学生代表宣读く北京学生界宣言》,散发的传单上包含“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主张。这次游行集会发生在()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武汉
*
12.天津《大公报》曾刊登过一则消息,内容是“据交通方面的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又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下列与这则消息有关的是()
A.淞沪会战
B.江桥抗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保卫战
*
13宪法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具有统领作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各类宣传宪法知识的活动应接不暇。我国现代历史上首部宪法的颁布时间为()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6年
*
14.1956年,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的方针和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此规划制定的背景有()。
①三大改造的进行
②“一五”计划的完成
③国民经济的恢复
④导弹、氢弹研制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
*
15.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古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
16.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下列对上述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オ
B.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
C.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D.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
17.下列对英国内阁首相表述正确的是()
A.首相由国王任命,也可以被国王罢免
B.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由上议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D.首相的权力表现为任免高级文官、制定宪法
*
18.《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進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
19.2016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就出现暴跌,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美股收跌。同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股指指数均出现重挫。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
C.中国股市震荡是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
*
20.斯大林在1929年宣称:"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苏联为实现“粮食产量最高”采取的途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扩大农场的自主权
*
21.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指出,“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框架之内运作的”。他实际上强调的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资本主义的逻辑决定世界各国的发展
C.当今整个世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
22.1947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放松价格管制、平衡政府预算、保持金融稳定、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及其他贸易管制。这些承诺()
A.加速了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有助于市场化机制的运转
C.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腾飞
D.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国家
*
23.下列选项中与《史记》《汉书》合称“前四史”的是()。
A.《隋书》《周书》
B.《三国志》《后汉书》
C.《后汉书》《隋书》
D.《国语》《春秋》
*
24.唐代前期是修史的“黄金时期”,相继问世了八部断代史书,号称“唐修八史”。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唐修八史”的是()
A.《北齐书》《周书》
B.《梁书》《陈书》
C.《隋书》《晋书》
D.《唐六典》《唐会要》
*
25.“全球历史观”是由()最先提出的。
A.巴勒克拉夫
B.马克思
C.斯塔夫里阿诺斯
D.斯宾塞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我国自唐代以后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和反映的问题。
27.简述影响历史学习过程的学习要素。
28.简述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材料二: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问题:
(1)材料一中的“南北分裂”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可追溯到大约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6分)
(2)材料二中出现“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分别指出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内容的教学片段。
教师谈及秦始皇发明了“朕”这个皇帝的自称。一个学生提问:“老师,秦朝之前的国王自称什么呢?”教师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说:“这是一个突如其来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请问有哪位同学可以解答呢?”教师的话刚说完,一位男生站了起来回答道:“我之前在网上看过,据说在秦始皇发明“朕’这个称呼之前,国王有寡人”“孤’“不毂’等称呼。”教师趁机表扬和引导:“这位同学教会了我们一种学习方法,那就是通过网络搜索问题的答案。”
问题:
(1)以上教学片段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什么表现?(6分)
(2)试分析教师这样应对的原因及起到的作用。(1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师: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有三个重要机构一一议会、内阁和国王,它们的首领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请大家推荐三位同学分别担任议长、首相、英王并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给2分钟的准备时间,等会儿到讲台上阐述。别的同学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的谋士。
教师展示英国议长、首相、英王要回答的问题。
议长的问题:介绍议会的人员构成,议会的权限是什么?,
首相的问题: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你有哪些权力?
国王的问题: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你有哪些权力?
2分钟后,教师请三位学生分别阐述。
师:通过三位同学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即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内阁和首相。说到英国,我不禁将其与中国做对比,18世纪的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军机处有什么区别?
学生看书并回答问题。
师:(板书总结)英国内阁一一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中国的军机处一一为皇帝决策提供建议,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问题:
(1)教师在上课时运用了哪些历史教学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方法,为什么?(6分)
(2)课堂上运用情境实践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什么?(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政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侣“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的代表作有《哲学通讯》《路易十四时代》等。
孟徳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入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他宣称“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