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三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生物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2.下列对金丝猴的分类正确的是()。
* 3.下列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材料处理、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5.研究表明,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DNA也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就是DNA指纹技术。下列关于DNA指纹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6.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7.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9.图1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是()
* 10.有酒窝()和无酒窝(b)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一个无酒窝的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C)
* 11.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橘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于红圆蚧体内而抑制其爆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2.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①酒精②乳酸③CO2④H2O⑤ATP
* 13.对于蓝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4.根据目前对细胞周期的认识,整个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G、S、G、M四个分期,对于这四个分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7. 突触间信号传导途径可以分分成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8.很多因素都能引起基因突变,但最终表现出来的突变性状却比较少,原因不包括()
* 19.“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这是典型的(),该类演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20.在一片约55公顷(hm2)的森林中,研究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鹧鸪,分别用一个较重的脚环作为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的110只鹧鸪中有10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森林里鹧鸪的种群密度()只/hm2
* 21.下列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性目标是()
* 2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课中,教师通过展示两盆植物,让学生 进行观察和对比,并总结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从而引入教学内容。该教师使用的导入方式为()。
* 23.课程标准的条目“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在知识性目标要求中属于()。
* 24.在“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直接评判,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该教学方式可以()。
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②节省大量教学时间
③利于过程性评价
④建立宽松的氛围
⑤利于教师管理课堂
⑥简化教学过程
* 25.在“生物的变异”一节中,教师给出结论: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而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学生交流讨论之后,提出疑问:“只有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オ能遗传给后代吗?”这种疑问主要反映了学生具有的能力是()。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在适宜的温度下,利用图4装置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氧气传感器可检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浓度的变化相对量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______,原因是______。(6分)
(2)在黄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相对值是______。(3分)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第9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
27.植酸酶能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磷随畜禽粪便排出,进而降低环境污染。科学家试图将黑曲霉植酸酶基因(phyA)转入猪细胞中,以培育出转植酸酶基因猪。图5为实验过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图中A、A1、B、B1表示引物,Nhe Ⅰ(G↓ CTAGC)、Xho Ⅰ(C↓ TCGAG)为限制酶切点。试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实验室通常是利用从黑曲霉细胞中提取的RNA,再通过反转录形成PhyA对应的cDNA,从基因结构分析,它比黑曲霉细胞中的PhyA少了______等结构。(至少写两个)。(3分)
(2)实验室中过程②(解链)一般可通过______方法完成,利用______将这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6分)
(3)研究中需要将重组质粒导入______,再运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获得转基因猪,选取这类细胞作为目的基因受体细胞的主要依据是______。(6分)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8.材料:
教学“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时,在放录像之前,教师让学生猜想白细胞是怎样进行吞噬的。引起学生的丰富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学生推想出了五六个方案,而哪一方案是正确的呢?这时再演示录像,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单纯知识传授
为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原本一节课的内容,现在30分钟内就能完成,还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这节课相关的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问题:
(1)分析材料中运用的教学媒体的类型及其优点与不足。(8分)
(2)选择教学媒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2分)
29.材料:
在学习“运动系统的组成”之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骨、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关系,通过先实验、后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下是“肌肉牵动骨运动模型制作”的教学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材料,要求学生利用下列材料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几块前后有区别的硬纸板(骨),适当长度的松紧带(肌肉),几个“工”字钉(关节)。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制作过程,教师巡视、适当指导;各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指出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3.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结果,顺势讲解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相关内容
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该教学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10分)
(2)根据材料,写出“肌肉牵动骨运动模型”的制作过程并进行简要描述。(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0.根据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部分内容标准如下:

材料二:
以下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的知识内容概括。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即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孤,反射孤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发射,并且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要求:
(1)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8分)
(2)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可以采用哪些教学策略并说明理由(12分)
(3)设计并画出该教学内容的概念图。(10分)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