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案例以下是“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教学案例,请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现在学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板书】波的形成和传播
[演示]找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演示]敲击音又,听到声音,这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指明,虽然眼睛看不到波形,但它客观存在,也是疏密相间的波形)
(通过演示实验,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为研究波的形成奠定基础)
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波传播的是什么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板书】实验探索
发放“探究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的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波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规律
实验(一):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人一条丝带(60cm左右),观察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带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另一端传播。
(2)在丝带上每隔大约2~3cm用墨水染上ー个点,代表丝带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观察丝带上的质点依次被带动着振动起来,振动沿丝带传播开去,在丝带上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实验(二):观察波动演示器上凹凸相间的波。(因器材有限,可以教师操作,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表示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
(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注意观察各个质点振动的先后顺序)
这种波叫作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作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作波谷。
实验(三):观察弹簧上生的硫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拔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2)在弹簧上某一位置系一根红布条,代表弹簧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
实验(四):观察波动演示器上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
(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
这种波叫作纵波,在纵波中最密处머作密部,最疏处叫作疏部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
1.波的分类演示
2.横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
3.纵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
(形象直观,巩固升华)
[板书]
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分类:横波、纵波
3.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是振动的能量。
师生双边活动,实验探索,总结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问题
(1)请分析案例中四个实验,总结应得出的结论。(10分)
(2)请根据案例内容写出该节课的导入设计。(10分)
(3)请根据案例内容写出该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其解决方案。(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