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十五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地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本页时间剩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1.月球探测器着陆时,美国华盛顿(西五区)的时间为()。
A.2日7时23分
B.2日21时26分
C.3日13时23分
D.3日23时26分
*
2.“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当日,地球位于上图中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指湖泊),从中得到水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受大湖效应影响,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右图)。读图回答3~4题。
*
3.左图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多少
B.产生暴风雪是因为②温度低
C.③降水过程类似暖锋过境
D.④为受热后抬升的高空冷气流
*
4.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C)。
A.1月,甲地
B.4月,乙地
C.11月,丙地
D.7月,丁地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回答5-6题。
*
5.甲处属于()。
A.背斜成谷
B.背斜成山
C.向斜成谷
D.向斜成山
*
6.若在Y2处钻30m到达某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35m
B.55m
C.65m
D.75m
读“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下图),回答7~8题。
*
7.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江准地区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
8.M时期的地下水水位与其前、后时期不同,主要原因是()。
A.受副高影响
B.受梅雨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受冬季风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地城分异规律。下图为欧洲、非洲大陆沿某一经线方向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9~10题。
*
9.图中显示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10.与其他山脉相比,阿尔卑斯山脉自然带复杂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纬度高
C.海拔高
D.靠海近
读我国中部某地区人口结构图,完成11~12题。
*
11.该地区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增加
C.留守儿童较多
D.性别比例失调
*
1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较高
B.劳动力外迁严重
C.农村就业率较高
D.工业化进程迅速
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相应的充电设施对其普及具有重要影响。按充电时间的长短,电动汽车充换站可以分为直充模式和快充模式。电动汽车充換站为获得充足的供电量需靠近变电站。下图为某城区充换站分布简图。该区域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市中心商业密集区、一环内市区和二环内市区。读图完成13~14题。
*
13.①④中,最适宜布局大型、直充模式的充换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4.影响城市充换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有()。
①交通流量
②人口年龄构成
③消费需求
④空气质量
⑤人口职业构成
⑥土地价格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裝侧深施肥裝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5cm的土壤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日本应用较早。2013年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引进了日本企业生产的侧深施肥插秧机,在建三江农场水稻田进行试验。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中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容易黏结,堵塞施肥机的施肥管,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据此完成15~17题。
*
15.中国在引进侧深施肥插秧机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是()。
A.新型肥料生产技术
B.插秧机大型化技术
C.水稻良种培育技术
D.病虫害防治技术
*
16.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生产最显著的效益是()。
A.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B.增加农业劳动力需求
C.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D.延长水稻产业链
*
17.最适合推广侧深施肥技术的是()。
A.华北平原
B.江汉平原
C.青藏高原
D.河西走廊
德国海徳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别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18~19题。
*
18.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
19.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质量优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城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农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天津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据此完成20~22题。
*
20.促使都市农业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科技
C.市场
D.交通
*
21.天津郊区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不是因为()。
A.农业生态环境优化
C.城市产品需求多样化
B.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D.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
22.若从天津调拨5000吨有机蔬菜运往上海可以选择()。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23~25题。
*
23.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降水多
B.风力大
C.日照强
D.气温高
*
24.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
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
D.低矮、屋顶缓、窗小
*
25.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渔业
B.林业
C.种植业
D.牧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
26.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中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的含义。(10分)
27.绘制中国轮廓图(绘出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标注图例并在图中标出三级阶梯分界的主要山脉)(6分),并且列表说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和海拔情况(8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8.材料一:秦岭北麓自古水源充足、森林茂密,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史前时代就是人类祖先的定居地。北麓村落布局历经山麓地区特殊生态环境的考验,已持续发展千余年。下图是秦岭北麓户县段村落扇形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河流从小到大分级,分一到五级河流。秦岭北麓村庄选址在逐水分布时更倾向于低等级小流域。据统计,户县有54%的村庄选址在一级河流附近,28%的村庄选址在二级河流附近,逐水分布的村庄占比82%。
材料三:
流域域界是河流分水岭。将村庄按与域界位置关系分为跨域界、沿城界、临域界、近域界四种。其中临域界是指村庄与域界距离小于等于300m,大于300m为近城界。户县段村庄跨域界、沿域界、临域界共占比62%,有趋域界分布特征。
问题:
(1)指出户县段村落所在的地貌类型。简述该地貌在秦岭北坡发育连片的原因。(10分)
(2)分析户县段村落逐小水、趋域界分布的原因。(6分)
29.材料:
对如何突破“居民和聚落”的教学重难点,王老师做了如下处理。
(1)从教材中的“世界人ロ増长曲线图”得出不同阶段人ロ増长速度不一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此类知识基础不够。若换成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的动画,学生从动画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速度。
(2)人ロ分布稠密的地区自然环境如何?可以利用图片叠加的方法来突破,用世界人ロ分布图分别与带有纬线的空白地图、世界地形图、早期エ农业分布图相叠加,从而找到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和平原地区的规律。这些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热量充足,水网密集,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
(3)人ロ分布稀疏的地区环境如何?可以这样做,首先将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在图上圈出,接着追问,这些地区人ロ分布稀疏的原因是什么。本环节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查找冬个人口稀疏地区的自然环境,然后归纳出人口稀疏地区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4)新课标对于宗教知识学习的要求是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而教材没有提供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因此,师生可以从网络上找到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通过读图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接着探讨问题一一人种有无优劣之分。可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找答案,在活动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种观,反对种族歧视。
(5)谈论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影响城市、乡村聚落的因素,结合已经学过的自然因素,尝试分析聚落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
(1)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和课标理念分析王老师对教材和教学处理的适宜性。(10分)
(2)谈谈你对该部分教材内容处理的意见。(6分)
30.材料
以下是关于“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播放有关富士山、櫻花、东京景色、和服、寿司的图片,引出课堂主题一一从衣食、住、行聊日本。
(2)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事先安排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研究日本的衣、食、住、行,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
①“衣”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衣着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在哪里?
2“食”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饮食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人为什么爱吃海鲜?
3③“住”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传统住房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④“行”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人爱去的地方、日本交通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3)师生小结:归纳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了解国家自然环境的方法。
问题:
(1)分析点评上述教学过程设计,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
(2)结合材料,给出合适的教学建议。(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4分)
31.阅读关于“巴西”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认识国家”的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巴西”的部分内容。
巴西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千米,面积851.5万平方千米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北部的亚马孙平原约占巴西全境的1/3。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东麓,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和主亚那高原之间,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由亚马孙河长期冲积而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内。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而林区。这里森林茂密,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15分)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