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地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地理学迅猛发展。一般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是()。
* 2.月球表面大面积的低注平原叫月海,覆盖月海的岩石是()
* 3.20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这种现象反映的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
下图为我国四处著名旅游景点景观图。读图回答4~5题。
* 4.四处旅游景点中,旅游资源类型与其他三处不同的是()
* 5.观赏四种旅游景观最需要选择最佳位置和角度的是()
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 6.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7.关于钓鱼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全球昼夜分布示意图,此时巴黎(东一区)为18日22时25分。读图回答8-9题。
* 8.此时,北京时间是()
* 9.该日,关于各地地理现象的比较,正确的是()
下图为2013年8月15日8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0~11题

* 1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11.当日,甲、丙两地均出现洪涝灾害,其降水类型主要是()
①甲地为锋面雨
②甲地为对流雨
③丙地为台风雨
④丙地为地形雨
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BRT某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 12.该站台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 13.BRT开通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乙为M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4-15题。
* 14.甲图所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布规律是()。
* 15.乙图的地貌类型是()。
* 16.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是影响土壤质地的重要因素,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不同质地的土壤中,通气良好、有机质分解快、肥力相对贫籍的是()
* 17.下图为 iphone4S的主要零部件产地示意图。下列关于 iphone4S主要零部件产地布局的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图中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18-19题
* 18.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19.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业的现代化
②矿产资源的开发
③特大城市的辐射
④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下图为美国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 20.某留学生驾车沿6号公路从芝加哥到洛杉矶,沿途地理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是()
* 21.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 22.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23.①环节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24.根据流传范围的大小,可将宗教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下列宗教中属于民族宗教的是()。
* 25.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①空间位置
②属性
③海量数据
④名称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
27.简要讲解“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下图)的教学要点。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历史上,鄂尔多斯地区是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相对发达的地方。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在黄河南岸打造沿河农牧业经济増长带。本区包括达拉特、准格尔等旗的28个乡镇,297个村。
问题:
(1)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建设沿河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有利条件。(10分)
(2)结合图示区域水系特征,列举可能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原因。(6分)
29.材料:
下面是黑龙江省丁老师远赴湖南长沙参加教学交流活动的教学过程简介和板书设计。
丁老师上课的课题是“湿地資源的开发与保护一一以洞庭湖区为例”。该课教学过程以《岳阳楼记》引出洞庭湖之美及湿地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北大荒”变“北大仓”说明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论语》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引出保护湿地的意义。
下面为该课的板书设计。

上述板书中的“人”字字体设计的变化,左側“人”字寓意人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趾高气昂、肆无忌惮;而右側“人”字寓意人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觉醒、谦和和理性的回归。“师地”中的“地”指的是地理环境;“师”意为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题:
(1)地理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分)
(2)举例说明该课教学板书的三个设计特色。(12分)
30.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为讲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所设计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序列
探究主题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对这些要素如何形成感性的认识?可以从下面两个探究问题进行分析。
【问题1】说说你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
【问题2】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
探究主题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成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探究问题应在“问题1、问题2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问题3】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问题4】你所展示的照片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问题5】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问题6】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探究主题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设计问题应突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问题7】大气圏、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能量如何进行传输与交換?
问题:
(1)朱老师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探究主题和问题的设计有哪些优点?(8分)
(2)朱老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哪些不足?(6分)
(3)你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
31.阅读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相关内容。
(一)外力作用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内力作用下地表形态的“本来面貌”。因为地表每时每刻都是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风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河流流速降低、风力作用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在侵蚀一沉积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一堆积地形。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可以说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证。青藏高原在抬升的同时,流水不断下切,造成了“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的景观。我国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也是风积黄土经内力抬升后,受外力(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的。
在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内力作用导致基底缓慢下沉,泥沙沉积往往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在千早地区,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小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摘自某版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1
要求:
(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9分)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师、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15分)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