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四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物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 1.如图所示是高中物理某教科书中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一个小实验。实验中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n圈的时间为t,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用天平测得钢球的质量为m,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则需要验证的是()
* 2.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和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我国在轨运行的气象类卫星有两类,一类是极地轨道卫星,如“风云1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2h,另一类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如“风云2号”运行周期为2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分为两東单色光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6.如图所示电路中白炽灯A、B不亮,但电路中只有一处断开,今用伏特表测得:Uab=0,Uac=6V,Ubd=6v,Ucd=0,则可知()
* 7.如图所示,气缸上下两侧气体由绝热活塞隔开,活塞与气缸光滑接触。初始时活塞和两侧气体均处于平衡态,因活塞有质量,所以下侧气体压强是上侧气体压强的两倍,上下气体体积之比V1:V2=1:2,温度之比T1:T2=2:5,保持上侧气体温度不变,改变下側气体温度,使两侧气体体积相同,此时上下两侧气体的温度之比为()
* 8.铀239(23992U)经过衰变可产生钚239(23994Pu)。关于铀239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9.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已知s=vt)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10.案例下面是一道习题和某学生的解答。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6.3V,内电阻r=0.5Ω,固定电阻R1=2Ω,R2=3Ω,R3是最大阻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按下电键K,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求通过电源的电流范围。


问题:
(2)分析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法。(10分)
(3)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10分)
11. 案例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磁感应强度”一课的教学片段,王老师在讲述了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判定后,进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教学,其过程如下教师演示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的情况。
师:谁能说一下磁场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
生:物理学规定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为磁场方向。
师: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生:我们在初中学习过。
师:但是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我们是根据一小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来确定的。
生: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小磁针的受力来确定?
师:这个不是今天要讲的内容,你们课下再想吧。我们想一下通电导体所受的磁场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跟通电电流、导体长度、磁场方向有关。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看一下和这些因素都有哪些关系。我先来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所受的磁场力怎么变化?
生:随着通电导线的长度变大,受力变大。
师:改变通电电流的大小,所受的磁场力怎么变化?
生:电流越大,磁场力越大。
师:磁场力还和导线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我们现在只研究导线和磁场垂直的情况,总结以上的结论,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导线的长度、导线中的电流,是正比例关系吗?
生:是,通电导线受力和导线的长度与通电电流的秉积成正比。
师:那么正比例系数就是我们所说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问题:
(1)对王老师的教学片段进行评述。(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间题,给出改进的教学思路。(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40分)
* 1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如图所示为高中某教材“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节中“静电屏蔽”的演示实验。

任务:
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静电屏蔽及其作用。(1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美于力的分解内容标准和要求为:
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分解。会用作图法求分カ,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力进行正交分解。
知道什么是矢量,什么是标量。会进行简单的矢量分析。例如,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矢量的合成。
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对合力和分力进行计算。
材料二 下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中的图片。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