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三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历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本页时间剩余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战国时期,商鞅采取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这种做法()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
2.《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可见,我国古代的婚姻()
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
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
*
3.下列关于两汉时期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一一《太初历》
B.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现象
D.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
4.“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
5.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西通关中,北抵华北,南达太湖流域的广大通航范围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隋朝大运河
C.郑国渠
D.邗沟
*
6.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省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
7、根据相关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CDP比重的20%;政府税收占当时CDP的比重为3%-9%,平均为5%。根据上述内容进行推断,当时明朝()
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人的大宗
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
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
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
8.“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9.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中的重要事件。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我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B.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C.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D.增强了近代中国的国防力量
*
10.到了1919年,中国的政治主体一一学生、教育者、农村有实力者、城市商人、政府公务员、工会以及军人一一充满着被压抑的爱国主义激情。这可以用来说明()。
A.北洋政府统治不得人心
B.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深重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工人阶级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就是在80年列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増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
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
12.1926年,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指出:“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这反映毛泽东()
A.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
B.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
C.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
D.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13.“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作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社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
B.具有“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
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
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
*
15.公元前3世纪,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性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进行赔偿。”这说明该规定()。
A.确立了“不告不理”的原则
B.是“保护人制度”的开端
C.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蕴含民事侵权法的精神
*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
B.分权制衡
C.民主原则
D.议会至上
*
17.“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B.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D.描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艺术
*
18.“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上述内容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
C.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19.《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
20.在杜鲁门政府的主持下,美国对社会各个领域、各种力量和资源实施全面深入地动员和统筹,开始确立一整套协调国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以及意识形态和知识资源的体制。上述内容反映()。
A.“二战”后美国总统行政权力加强
B.“冷战”使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确立
C.美国希望全国人民对抗苏联
D.战后,美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
*
21.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停止进行朝鲜战争
*
22.1960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
23.美国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新体系做新的探索,提出“世界体系理论”。
A.伊曼组尔·沃勒斯坦
B.科恩
C.瓦尔贾维克
D.瓦格纳
*
24.编年体史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是()。
A.希罗多德
B.波里比阿
C.狄奥尼修斯
D.修昔底德
*
25.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对学生历史进行长期、稳定地综合考查和较为全面评价的方法是()。
A.开展历史调查
B.撰写历史论文
C.进行历史制作
D.建立历史学习档案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隋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27.简述历史课堂板书可能存在的问题
28.简述有效的历史教学设计包含怎样的特征。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我国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武力成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一种“文饰工具”。
一一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一一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近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主要原因(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课堂教学片段。
师:1914-1918年,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如果说那时距离我们还很遥远,那么发生在中东地区的战争,通过新闻媒体的直播报道,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同学们,能谈一谈你们对战争的认识吗?
生1:通过学习“一战”这段历史和每天观看关于中东战争的报道,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是那样脆弱。尤其是电视画面上关于儿童受伤,哭喊着爸爸妈妈的情景,我的心难受极了,我们需要和平,不要战争。
生2:昨天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我写的是《假如知世界上没有战争》。如果没有战争,世界将充满和平的阳光,我们这些学生都会快乐地成长,生活也是非常美好的。“一战”和中东地区的战争都告诉我们,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繁荣的。
师:那么针对地区性的冲突和矛盾,你觉得应该怎样解決呢?
生2:我觉得可以通过对话、和平谈判来解决。
生3: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如果是正义战争就必须进行。
生4:我要说的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例如“一战”中出现了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了最新研制的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生5:我觉得人类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对于人本身来说,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进行无休止的战争,要阻止霸权主义的扩张。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问题:
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1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江苏的某位教师在讲授“清朝的兴起”时,穿插了下列一些乡土教育内容。
第一,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遗址(今辽宁新宾老城)。
第二,沈阳故宫(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宫殿)的图片展示。
第三,东陵(努尔哈赤的陵墓)与北陵(皇太极的陵墓)的相关介绍。
问题:
(1)以上是某教师利用乡土资源的教学片段,请对此教学设计做出评析。(8分)
(2)如何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教学?请举例说明。(8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淮(2011年版)》规定: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散逃避。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接着,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请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