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地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世界著名旅游景点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 1.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景点是()。
* 2.位于发展中国家的景点是()。
张先生前往太平洋的某小岛旅游,手表时间仍显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3~4题。
* 3.当小岛地方时为中午12点时,手表显示时间为6时40分,该地经度是()
* 4.该地所在的时区是()。
5~6.缺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结合下图,回答7~8题。
* 7.图示时刻,下列各省份中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雨天气的是()。
* 8.图示时刻,甲地的风向是()。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9~10题。
* 9.关于此次地震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10.为迅速获取地震灾情,首先应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读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完成11~12题。
* 11.该河流所处的地区可能是()。
* 12.关于该河流流量变化与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是按小流城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下图中甲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图;乙为納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3~14题。
* 13.关于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4.关于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15.缺
* 16.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两侧的谷底部分是()
城市中就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带被称为“就业走廊”。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 17.图中“就业走廊”的区位优势是()
* 18.关于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19.下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中,位于山西省的是()
国际货运业是国际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国际货运网点分布图。读图完成20~21题。
* 20.下列地区中港口最密集的是()
21.缺
我国某品牌智能手机通过国际市场采购所有零配件,首创了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该手机的最新产品无论是外观款式还是硬件配置均改变了传统设计思路。据此完成22~23题。
* 22.关于该品牌手机产销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23.该品牌手机与其前几代产品差别大的原因主要是()
①市场需求变化
②创新能力提升
③劳动力成本下降
④屏幕成本下降
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 2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2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主要是()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
26.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思路”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和“乡土地理”的内容。(10分)
27.(1)根据下图给出的信息,补绘黄河干流示意图,注明中下游附近的省会城市。(6分)
(2)简要说明运用“黄河干流示意图”指导学生学习黄河概况的教学意义。(8分)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材料一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1.9米)和艾比湖(湖面海拔189米),均位于新疆西北部。赛里木湖的盐度低于艾比湖。高白鲑鱼原产于俄罗斯50°N以北盐度较低的河湖,1998年开始投放于赛里木湖。近几十年来,艾比湖湖面萎缩,流域耕地急剧増加,植被破坏严重。沙泉子一带铁路线常被风沙掩埋,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材料二下图是赛里木湖、艾比湖区域示意图。
问题:
(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将高白鲑鱼投放到赛里木湖而没有投放到艾比湖的原因。(6分)
(2)说明沙泉子一带列车运行安全受到威胁的地理原因。(10分)
29.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在“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教师展示“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单。

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把答案展示在PPT上,要求学生纠错。
问题:
(1)简述运用该学习任务单的地理教学价值。(8分)
(2)结合材料,说明该教师在运用学习任务单教学时,还可以有哪些改进。(8分)
30.材料:
下面是刘老师“南极地区”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展示教学样图“科学家在南极洲”
师:科学家们认为,南极地区
众生:经线呈射线,纬线呈圆形,中心点为南极点。
师:这样的地理位置会出现极昼的现象,…那么他的脸分别面向哪个方向?
众生:(讨论,小结)向北。
师: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人们在那儿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来观赏一下南极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播放南极风光片)
师:看了风光片,你们感到南极地区气候怎么样。
众生:那里很冷,风很大,有很厚的冰层,气候恶劣…
师:很好,南极的气候的确很恶劣ー一酷寒、干早、烈风。
生甲: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科学家们去南极地区做什么?
生乙:南极地区有很多冰,我们能很好利用吗?
生丙:南极地区有这么多冰,为什么我们还说干早呢?
师:好极了,你们知道南极地区除了有很多冰,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吗?加上同学们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共有四个。为了进一步认识南极洲的地理环境及其特征,下面全班分成四组,各选一个问题,通过网络来搜集资料寻找答案。然后,我们再来交流,好么?
问题:
(1)结合材料,归纳该教学片段中教师教学行为所体现的地理教学功能。(8分)
(2)认识南极洲的环境及地理特征,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供学生分组讨论?(请提出3个问题)(6分)
(3)若采用分组讨论教学,教师应注意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
31.阅读关于“美洲”的图文资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美洲”中“新大陆”的部分内容。
第三节美洲
“新大陆”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因为在500多年以前,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オ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长期相互“隔绝”的局面。
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
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它们都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通行英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法语。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简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简牙语。由于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由)(15分)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