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历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2.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 3.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 4.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
* 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 6.南宋《梦梁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7.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 8.《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中记载:“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集股两万两白银,开办中兴矿局,约为商股。”由此可以判断中兴矿局的经营方式是()。
* 9.下面的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10.缺
* 11.张容指出:“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营业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他倡导立法的真正目的在于()。
12.缺
* 13.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 14.邮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的是()。
* 15.棱伦写道:“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为“使他们获得解放”而采取的措施是()
* 16.恩格斯认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17-18.缺
* 19.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
* 20.某国际文件写道:“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文件是()。
* 21.19世纪初提出“用进废退”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家是()
* 22.下图为美国军费开支统计曲线,与这一曲线变化相关的史事是()。
* 23.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成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上述言论说明确定史料的可靠性,要考虑的因素是()。
* 24.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
①《史记》
②《后汉书》
③《三国志》
④《资治通鉴》
* 25.某教师在进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传播的教学中,发给学生相应的文献资料,要求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在地图上标出路线。这一教学活动培养的能力主要是()。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19世纪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27.历史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判断文献史料的价值?
28.某些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活动课,简述该类活动课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19世纪末,维新志士首选近代报刊作为思想传播工具,近代报业突飞猛进,形成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于短短几十年间,至一百五十余种。20世纪初,近代报刊又以其复制方便、快捷的优势,受到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青睐,迅速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没有近代报刊这一文化新工具,就没有晚清笔名文化的繁花似锦。晩清报人之所以习用笔名,是源于清政府的文化专制…在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办报论政,所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因此报人发表文章时往往采用笔名,以避免因使用本名而引来的种种祸患。当然,晚清报人笔名兴盛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于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力量的崛起………社会变草カ量越强大,富有政治内涵的笔名就越多;反之,离经叛道的笔名越多,就越衬托晚清专制统治的日渐松弛与无奈。报人笔名的勃兴…正是近代报刊特点和晚清时势合力的结果…民治、民意、民伟等笔名也纷纷涌现。
——摘编自《笔名与时代一一晚清报人笔名》
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说明晚清报人笔名兴盛的原因。(8分)
(2)材料中所列举的笔名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8分)
30.材料:
某教师在设计“瓜分狂潮”子目的内容时,用到了下面两幅漫画。
问题:
(1)该教师对两幅图进行了比较,认为右图更适合教学,试分析其理由。(8分)
(2)历史教师选择漫画进行教学应考虑哪些问题?(8分)
31.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的教学情形。
教师首先展示2016年7月13日英国媒体报道中引用的新首相特雷莎·梅接受女王任命时的照片,然后设问:一个是国王,一个是首相,那么到底是谁在统治英国呢?然后导入本课。
教师在讲到责任内阁制时,呈现2015年英国媒体的报道:戴维・卡梅伦于2005年成为保守党领袖。在2015年大选中,保守党获得330个下议院议席,超过半数,成为新一届议会的第大党,并获得独立组建新政府的权力,保守党党魁戴维・卡梅伦也成功连任首相。之后提出问题:卡梅伦成为首相要满足哪些条件?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用图片演示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又通过展示媒体关于“特雷莎・梅就任英国首相,内阁成员大换血”的报道,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及内阁集体负责的原则。
问题:
(1)该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采取了哪些对策?(8分)
(2)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了三则材料,请说明其运用这类材料的理由。(8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材料二:
课文摘录:

要求: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