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五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美术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 1.以下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错误的是()
* 2.玉琮是浙江余杭()出土的象征权力的器物。
* 3.()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 4.图1所示的是()的作品。
* 5.宋代花鸟画《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
* 6.雕塑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思想者》是一件()作品。
* 7.《荷拉斯兄弟之誓》的作品风格是()。
* 8.图2所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
* 9.图3所示是安格尔的作品()。
* 10.以下不属于透视规律的是()。
* 11.下列选项中,不是明代书法特点的是()
*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纯度和()。
* 13.“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是哪一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
* 14.()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认知水平、审美趣味、创造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 15.下列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 16.《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评价建议部分指出在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时,要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的学习方式。
* 17.通过泥条的排列、围绕成为一定的空间,从而形成器型的陶瓷工艺是()
* 18.在《追寻文明的足迹》这堂课中,李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组成绘画、雕塑、建筑三个不同的研究小组。这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中对学生()的激发。
* 19.王老师在上《纸板的创想—一成型方法》一课时,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合理的是()
* 20.在《几何形体的联想》一课的教学中,合理的教学重点是()。
* 21.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起点和终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蓝图。关于教学设计,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22赵老师在《色彩的对比》一课中为学生现场创作了一幅补色对比的水彩画,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对比产生的独特艺术效果。赵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23.王老师周末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充分地让学生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在课余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活动。就王老师的做法,给出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恰当的是()。
* 24.美术教学中的演示法、参观法等属于()为主的教学方法。
* 25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缺陷、矛盾和问题。这句话反映了评价的()。
* 26.美术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指出要建立以下哪种评价制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简述汉代瓦当的图案特点,并设计一个瓦当图案。
28.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29.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的建议。
30.简述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案例:
苏老师在讲解《泥塑》一课时,利用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三分塑、七分彩”的概念,学生一知半解,学习热情不高。苏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了辩论赛,展示《大阿福》与《波嘉妮小姐》的雕塑进行对比并分析。因为学生对于中国泥塑认识不深,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理解《大阿福》的造型特点。
问题
(1)这是一节什么学习领域的课程
(2)分析苏老师教学设计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32.案例:
在《写意花卉》一课教学中,李老师仔细讲解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并且展示大量的齐白石生活照,介绍了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生平经历。最后李老师展示一幅齐白石的《牵牛花》作品,要求同学们以该作品为例,创作一幅写意花卉作品。同学们跃跃欲试,兴高采烈地拿起了画笔,可是大家画来画去,总是画不好。
问题:分析李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