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増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素材1
公元前5世纪,安培多克勒提出四种原质说,认为世界皆由水、火、气、土4种原质构成。在公元前4世纪,四原质说为亚里士多徳所发展,他在四原质的基础上提出四原性:冷、热、干、湿。冷与千则是土,冷与湿则是水,热与千则是火,热与湿则是气。由于四元论具有感官表象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徳的四元论能为人们广泛接受,并统治人们长达2000多年。
素材2
1784年左右,卡文迪许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发现空气中气的体积占4/5,氧气占1/5。此外他还确定了水的成分,从而肯定了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元素,水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1789年,拉瓦锡在《化学概述论》中明确提出了元素的操作定义:用现有的化学分析手段都无法分解的物质,可姑且称为“元素”。按照这样的定义,化学家们渐渐意识到早在人们学会利用火进行化学分析的时候,就已经能分解出11种单质:铜、铁、金、锡、银1800年,戴维对伏打电堆做了改进,发现很多在火的作用下不分解的物质却经不起电的作用。1807~1808年,戴维用电化学方法分解出钠、钾、钡、钙、镁、银6种活波金属,使分解某些活波的金属化合物得以实现。1814~1817年,约瑟夫・冯・夫琅禾费制造了一个棱镜光谱仪,可以观察到600多条暗线。本生和基尔霍夫证明,根据两语线在光谱中的位置可以得知某种特定金属的存在,利用这种方法都可以检测到含量极少的金属元素。
素材3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受到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原子论的核心是:每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因此,测定原子量的工作成为当时化学的重点工作。道尔顿和贝采里乌斯分别以氩和氧为基准,对原子的质量进行了测量。186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门捷列夫按原子量的大小和元素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列成一张表,这便是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的假说跟以往假说相比具有三个优势:一是对当时测不准的9种素的原子量做了必要的修正:二是根据原子量的增长是有规律的这一科学假设,给周期表预留了6个空位:;三是从当时的原子量测定数据来看,碲比碘重,钻比镍重,门捷列夫根据这两对元素的性质,将它们的位置做了必要的调整。
23.下面是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
[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如何判断金属Cu和金属Fe金属性的强弱?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方案1:加入盐酸有无气体生成
方案2:加入食酷有无气体生成
方案3: Fe CuSO4溶液有无Cu生产成
方案4: Cu Fecl3溶液Cu是否消失
[巩固提高]略
25.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标准为:“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材料三某化学教科书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片段如下:
实验5-1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如图5-5)。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钟,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图5-5盐酸与碳酸钠粉未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2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千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图5-6),观察现象。
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