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地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麦金德将“心脏地带”与东欧的地缘政治意义归纳为三句名言:谁控制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進就统治了世界。这里的世界岛指的是()
“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构威,是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2016年2月,青岛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这是国内首家“エ业4.0”联盟。据此完成2~3题。
* 2.下列关于“工业4.0”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3.青岛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的成立,对青岛西海岸新区产生的影响是()。
广东肇庆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酷似卧佛的天然石山,每年都有几天时间可见一轮红日从“卧佛”ロ中徐徐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5题。
* 4.下列关于“卧佛含丹”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5.观赏“卧佛含丹”地理景观的要求是()
①把握观赏时机
②选择合适位置
③了解历史背景
④充分发挥想象
2015年8月8-11日台风“苏迪罗”给台湾、福建、浙江、江苏等地造成严重影响,下图为台风“苏迪罗”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 6.10日14时,江苏盐城的主导风向是()。
* 7.为快速了解台风灾情,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下图表示某时刻地球昼夜分布状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8-9题。
* 8.图中所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是()
* 9.图中所示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10-11题
* 10.乘缆车从低处往高处运行的方向是()。
11.甲处为陡崖,其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鸟岛位于青海湖,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 12.关于布哈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13.鸟岛有利于鸟类栖息的自然条件是()。
下图为连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变化的统计图。读图完成14~15题。
* 14.图中冰川面积最大区域的海拔范围是()
* 15.上述区域冰川面积最大的主要成因是()
* 16.千早和半干旱气候区的土壤,所经受的最强成土作用是(A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 17.形成①②③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8.导致④自然带在非洲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为四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19~20题。
* 19.图中所示的四种人口年龄结构,与我国目前情况最接近的是()
* 20.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是()
①出生率降低
②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高
③人口负增长
④人口老龄化
* 21.下图表示跨国生产单位的几种组织形式。其中按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和跨国体化生产组织形式依次排列的是()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中药材种类繁多,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下图为甘肃省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 22.甘肃省地理位置的显著特征是()
* 23.甘肃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自然优势是()。
下图为2015年8月~2016年3月涌入欧洲的难民迁移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 24.此次涌入欧洲的难民的主要来源地是()
①北非
②南亚
③西亚
④中亚
* 25.造成此次难民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
26.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的内容。(10分)
27.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要求绘制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标注各环节名称和图名)(6分),并简要说明运用该图指导学生学习水循环的教学步骤(6分)和教学意义(2分)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材料一 波波湖是玻利维亚“第一大成水湖”,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水源地。
材料二 下图为玻利维亚地形图和波波湖卫星图片。
问题:
(1)波波湖干涸的主要原因。(8分)
(2)说明波波湖干涸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8分)
29.材料: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命题是考试的基础。首先需要确立考试目的即立意,为命题提供指导。单项选择题的命题需要体现立意、题干语言简练、选项独立、答案唯一。
刘老师在命制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时,设计了一组单项选择题,题目如下:
问题:
(1)简述该组试题的立意,并从立意、情景、设问方面分析其优点。(8分)
(2)分析选项设计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不改变备选项叙述的情况下,修改第二题的备选项。(8分)
30.材料
地球表面形态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下面是王老师关于高中地理“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说课片段。
......
说教学过程
......
在褶皱内容部分,教授褶皱的概念,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关的内容,画出关键词。接下来,选用适当的教具模拟并说明褶鈹的形成过程及基本形态,并列举我国典型的褶皱山脉;然后,提供“背斜谷,向斜山”的相关图片资料引发学生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答案;最后,运用表格形式梳理并总结背斜和向斜的特点,加深学生记忆。
在断层的内容部分,教投断层的概念,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内容,画出关词,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并讲解断层的含义及其结构。
问题:
(1)指出上述“说教学过程”片段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4分)
(2)分析上述“说教学过程”片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举一例说明如何改进。(10分)
(3)“说教学过程”仅是说课的要素之一,列出说课还要包含哪些要素。(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
31.根据“环境承载力”的图文资料,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ロ合理容量的区别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环境承载カ与人ロ合理容量”的部分内容。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