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二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音乐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内容常取材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属于标题音乐范畴的单乐章的管弦乐体裁是()
* 2.音乐术语“ Ritardando"的中文意思是()
* 3.下面谱例出自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的音乐主题。
* 4.下列谱例使用的是哪种模仿手法()
* 5.
属于(A)
* 6“大歌”是中国()的多声部民歌。
* 7.江文也是我国近代较早运用西方20世纪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8.下列不属于非洲代表性乐器的是()
* 9.孔子评价其“尽美矣,未尽善也”的乐舞为()
* 10.下面旋律使用的发展手法是()
* 11.“双声”是我国()的多声部民歌。
* 12.下面谱例中的作品是一首()独奏曲。
* 13.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
* 14.下面谱例出自歌剧《卡门》,其体裁是()
* 15.室内乐重奏通常以()、钢琴三重奏和钢琴五重奏最为常见。
* 16.下面谱例出自普契尼的哪部歌剧()
* 17.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贝多芬的()
* 18.20世纪成立于美国洛杉矶的一支摇滚乐团体,代表作品有《Hotel California》《Take It Easy)等,这乐队是()
* 19.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是俄罗斯音乐家()的作品。
* 20.下面图片是()的特色乐器
* 21.在上课时老师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来学习《辽阔的草原》,并在原地做动作,拍手、摇摆、弯腰、说话、歌唱等。以上做法运用了()
* 22.当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会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态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这是音乐教学的()
* 23.在欣赏乐曲时,运用()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并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
* 24“作品将听者的注意力吸引向音乐本身的特性上,认为音乐的意义都可以用文字充分地表达出来,有文字和具体化的暗示才能明确表达作曲家的思想。”它体现的美学观点是()
* 25.现代教学评价主张把评价者的()作为整个评价过程的预评阶段,并给予充分的重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以及对学习负责的态度。
* 26.在学校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数量非常少,授课年级多,虽然音乐教师每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但和其他学科教师相互往来较少,所以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合作的观点()
* 27.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 28.()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 29.在教授欣赏课《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前一周,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京剧基础知识进行测评。这种评价方式是()
* 30.下列不属于确立音乐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二、音乐创编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31.为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编创二声部重奏。
要求:不改动原曲,用支声(每个声部脱胎于同一个主要曲调,大体相似,但时有变化,若即若离)的方式编配另一个声部。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2.分析《外婆的澎湖湾》。
要求:
(1)断调式调性。
(2)画出乐曲的结构图式
(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
(4)写出曲式结构分析。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5分)
3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难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与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4.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对《桑塔・露琪亚》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首先,播放有关威尼斯风光的视频;然后教师讲解威尼斯船歌的由来、特点、贡多拉的外形质量、夏夜美景等相关知识;接着带领学生画指挥图,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听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最后,课堂小结。
问题:结合音乐课程教学教法,根据以上教学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5.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非洲歌舞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源于非洲本土的歌舞音乐的特点
2.能力目标:非洲歌舞音乐与相美传统文化艺术的联系。
情感目标;增强对非洲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性认识。
【教学重点】本课主要通过学生欣赏、参与、创作、表演非洲歌舞,收集、制作有关非洲的面具等艺术形式,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了解其歌舞音乐风格特点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用具】非洲鼓、多媒体
【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非洲鼓乐
学生聆听,准备上课一一营造上课氛围。
2.设问直接导入课题
师;说到非洲,同学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黑人、动物、原始森林…(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非洲,播放短片《走入非洲》(片段)
提问:在这个短片里,你们主要看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非洲歌舞)
4.非洲歌曲欣赏
播放一首歌曲,聆听后能否找出这首歌曲的特点呢?(学生“呼应歌”)
5.非洲舞路欣賞
(1)播放影片( Who am I》(片段),舞路场面表达了什么?
(2)继续欣賞:《祈雨仪式》《友谊颂》。
(3)投影:歌舞音乐的特点。
6.同学们通过欣赏非洲歌舞音乐,发现了一种什么重要的乐器?
(1)欣赏一组非洲鼓(图片),教师简介非洲鼓。
(2)请全体同学敲击三组不同的节奏,体会非洲歌舞音乐节奏的多变性。
(3)请几位学生击鼓。(教师设计题目)
(4)根掲多变的节奏特点,请同学们为歌曲《达姆达姆》伴奏
7.非洲相关传统文化艺术介绍
(1)非洲服饰:服饰特点及如女服饰介绍。
(2)非洲面具:①教师介绍面具;②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
8.师生表演《狩猎》
学生切身感受、体验非洲歌舞音乐的多变节奏,体验非洲人的热情、乐观和无拘无東的生活状态以及歌舞音乐的即兴性。
9.结束语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