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六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音乐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下列哪两个音为燕乐C七声宫调式的偏音?()
* 2.下列选项中,对此旋律的和弦标记顺序正确的是()。
* 3.下列不属于色彩乐器组的乐器是()。
* 4.下列关于奏鸣曲式展开部的描述错误的是()。
* 5.下列不属于同声合唱类型的是()。
* 6.下面谱例中,“▼”符号下的音符实际演奏时值等于()。
* 7.下面谱例的演奏形式是()。
* 8.终止式和声进行中,正格终止的和声进行方式是()。
* 9.关于指挥的说法,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10.相和歌最初的演唱形式是()
* 11.唐代最盛行的乐器是()
* 12.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是()。
* 13.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一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是由()组建的。
* 14.20世纪初,京剧老生中艺名“麒麟童”的是()。
* 15.1829年,()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从而推动了19世纪“巴赫复兴运动”的兴起。
* 16.()是亨德尔最重要的创作领域。
* 17.《芬兰颂》是作曲家()的作品。
* 18.《德意志安魂曲》是德国作曲家()的作品。
* 19.《卖花姑娘》是()电影《卖花姑娘》的插曲。
* 20.下面二声部谱例属于哪种模仿手法?()
* 21.在《桑塔・露琪亚》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听了两遍歌曲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学生歌曲中有几个声部在歌唱。这个问题的提出应该出现在()环节比较合适。
* 22.“学生本位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分别是()。
* 23.下列属于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是()。
* 24.某教师在教授《爱我中华》时,下列选项中,哪一个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中的“弘扬民族音乐”?()
* 25.在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时,陈老师发现后排的一个女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课。当播放《千手观音》视频时,她却很专注地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动作很到位,但是影响了周围同学安心听课。于是陈老师将她叫到前面来,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她在前排空位处坐下听课直至下课。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哪一基本理念?()
* 26.音乐课堂上,张老师为学生讲解《小小少年》的创作背景用时30分钟,并播放歌曲出自的影片《英俊少年》,随后让同学们表演该影片的情景剧片段。此课程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理念。
* 27.在音乐课《大海啊,故乡》的课堂上,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五线谱,并在相应的音符下加入了捻指、拍腿、拍手、跺脚等动作,让学生通过这种声势练习掌握曲中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里教师采用的音乐教学法是()。
* 28.根据音乐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29.《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四个领域是()。
* 30.下列对义务教育课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表述不恰当的是()。
二、音乐创编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31.为下面歌曲编配伴奏。
要求:
(1)标明调式调性。(2分)
(2)为旋律选配和弦,写在低音谱表上。(4分)
(3)标记和弦功能。(4分)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2.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判断调式调性。(4分)
(2)划分歌曲的乐句,用字母标记并注明每乐句起止的小节数。(6分)
(3)说明此乐曲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关系。(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5分)
3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溜冰圆舞曲》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4.案例:
宋老师在讲授《外婆的澎湖湾》时,先是有感情地演唱了一遍《外婆的澎湖湾》,学生们沉漫在优美的歌声中,享受着音乐之美。“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我国哪一个地方的风景?”宋老师亲切地问道,学生们仍沉浸在歌曲的余韵中,没有反应。宋老师等了几秒钟之后,又说:“这首歌曲来自一个美丽的小岛。”刚刚反应过来的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这是台湾。接着宋老师顺势讲述了台湾与歌曲的联系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宋老师正式开始这首歌曲的教授。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该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5.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评价(7分),并说明理由(8分)。
【课例名称】《猎人之歌》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猎人之歌》
【主要目标】
感受歌曲音乐特点及情感。
学会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片段】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聆听《保卫黄河》,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刚刚所听的歌曲,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保卫黄河》,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的音乐学习同样和合唱有关。从而引入课题《猎人合唱》。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的旋律是什么样的?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活泼灵动,描绘了一位射手穿梭在丛林之中的情景。
2.复听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分为几个声部?(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双声部合唱。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范唱歌曲高声部,学生小声哼唱,边唱边感受音乐结构。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注意渐强渐弱等地方。
4.教师范唱二声部旋律,学生跟唱。
5.之后将学生分声部练习合唱,2-3遍后互换声部。
6.教师弹伴奏学生完整演唱。
7.回顾初听时的情绪,带感情演唱。
8.声部互换进行演唱,并进行评价。
(四)巩固提高
教师介绍韦伯并引导学生聆听《邀舞》。
(五)小结作业(略)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