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语文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教学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时,教师准备联系其他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渗透爱国教育,下列不合适的是()。
* 2.教学王维《鹿柴》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五言绝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 3.设计《乡愁》教学方案时,教师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重点,下列挖掘本诗“美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 4.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古今异义词”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 5.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发音,下列可以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后练习题是“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体会而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7.某教师在九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多彩的戏曲世界”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 8.在某次“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特别讨论了“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9.某版教科书《敬业与乐业》课后有一段补白,介绍了“因果类复句”的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11.阅读《学写行楷字》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学写行楷字,[A]首先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多媒体展示,学生欣赏)
师:[B]很美吧,只要努力太家也能写出亮的行楷字。写行楷字是必须掌提的技能。一起看看“课标”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多媒体呈现)
师:[C]好,老师给大家介绍行楷字的由来。行书是介于正楷与草书之间的字体。写得稍微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的奔放一点,接近草书的叫“行草”。今天学的行楷字就是行书的一种。
师:[D]现在拿出写字本、字帖和钢笔。注意纠正以前的坏习惯。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
脚要放平稳。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学生对照字帖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12.阅读《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定一位学生,学生上台板书)
师:[A]字写得还不错,笔顺正确,结构匀称,值得大家学习。
师:[B]再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给全班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举手,指定一位学生朗读,安排其他同学纠错)
师:这位同学读得还不错,其他同学听得很认真,纠正了几个读音错误。下面全班同学齐声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通过大家的朗读,我似乎看到了课文中描绘的秀丽、壮美的景色。如果再注意情感,那就更好。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教师范读)
师:我们再来朗读。朗读时,要想象天空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作者坐在船上,随流水飘荡。[C](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课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朗读)
师:[D]读得不错,大家看看,第一段是总写,还是分写?
生:是总写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3~15.略。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阅读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6题。
师:自古以来,母爱都是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名人格言、影视歌曲?下面分组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展示)
生:我们学过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荷叶 母亲》,泰戈尔的《金色花》。
生:还有古诗《游子吟》。
师:这两位同学都关注了课内的相关资料。其他同学还知道哪些呢?
生:我知道歌曲《听妈妈的话》《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对,后者也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你能唱两句吗?(学生清唱,师生鼓掌)
师:我发现讲故事的人不多。老师搜集了几张图片,你们知道图片中人物的故事吗?请在小组内交流。
(多媒体展示图片:“暴走妈妈”“最美妈妈”,学生看图讨论)
生:我认识“暴走妈妈”,她叫陈玉蓉,为了割肝救子,她每天要行走十公里减肥,最终达到了捐肝的要求。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过“最美妈妈”。她是杭州人,接住了一个从十楼掉下来的小女孩,自己手臂骨折了。
师:大家说得很好。老师补充一点,“最美妈妈”叫吴菊萍,她接住的孩子并不是自己亲生的。母爱是多么无私和博大啊!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母亲的心里话。
问题:
16.请结合案例评析该教师课堂导入的优点(说出两点即可)。(20分)
17~18.略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欧阳修《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那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融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课文导语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还写出了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
课后练习
一、朗读并背诵全文。(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它具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读出它的味道来。)
二、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你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问题:
19.请评析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语言特色,不少于200字。(20分)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20分)
2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