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综合素质试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幼儿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 1.手工制作后,孩子们都开心地把作品拿在手里。小明兴高采烈地奔向老师,举起手里的作品,向老师炫耀。老师瞟了一眼说:“看你做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老师的做法( )。
* 2.某幼儿园一直试着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拿勺子、碗、筷子,搬凳子等。一天,小樱用乞求的目光注视着老师,轻声地说:“老师让我发一次勺子好吗?”老师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还发勺子呢!”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3.某幼儿园一直注重教育质量,选择“唐诗三百首”对幼儿进行详细讲解、认读、听写,部分家长对此很满意。该幼儿园的做法( )。
* 4.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老师总是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并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下列关于该行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 )。
* 6.某幼儿园聘用曾经有过犯罪记录的宋某作为工作人员。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该幼儿园的做法( )。
* 7.幼儿黄某活泼好动,常与同伴嬉笑打闹,多次违反活动纪律。为此带班老师万某不允许其参加幼儿园各种文艺活动,以防止其破坏活动秩序。教师万某的做法( )。
* 8某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操场上吸烟。该教师的做法( )。
* 9.某教师积极参加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并对幼儿园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
* 10.教师成某带领小班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东东在玩滑梯时突然从滑梯上摔伤。事后调取监控录像发现,事发时成某背对着幼儿活动区域。对东东所受伤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 11.下列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列对于我国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13.最近,徐老师将头发染成红色,在一次区域活动中,“理发室”里的几个孩子边玩边说:“请给我染发,我要红颜色的,像徐老师一样的红色。”“我也要红色的!”徐老师染头发的行为( )。
* 14.教师节那天,李老师一进教室就看见桌子上放着孩子们送自己的礼品,有包装精美的鲜花和音乐卡等。李老师特意拿起一张贺卡,笑着对大家说:“这张贺卡真漂亮,是小朋友自己做的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礼物。”该做法表明李老师( )。
* 15.中二班要举行画展,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各自的作品,赵老师当众挑选了“好的作品”并将“不好的作品”丢在了废纸篓里。赵老师的做法( )。
* 16周老师在活动课中,趁孩子自主游戏的时候,拿出手机看微信,并给某些孩子看手机上漂亮的图片及有趣的小视频。周老师的行为( )。
* 17.自从1927年发现“北京猿人”化石后,我国又相继在多处发现了原始人类的遗迹,并为这些原始人类命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的原始人,考古学上称其为( )。
* 18.南丁格尔是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是全世界护土的典范,她还建立了世界第一所护士学校。她的国籍是( )。
* 19.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此外,还有个通俗叫法是( )。
* 20.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观察云的状态预测天气,产生了许多天气谚语。下列图片中,与谚语“馒头云在天脚边,晴天无雨日又煎”相符的是( )。
* 21.光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要素。光照射在物质上,一般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下列选项,不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 )。
* 22.电影可分为纪录片、科教片、故事片、美术片四大类。下列选项中,主要运用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来表现生活的是( )。
* 23.古代西亚人把庙宇建在高高的台面上,后人称之为“山岳台”,又称“观象台”。除了观测星象外,还有表达图腾崇拜的意味。其崇拜的对象是( )。
* 24.下图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娱乐活动,这项活动通常认为在先秦就已出现,到了宋代尤为兴盛。该活动是( )。
* 2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常被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他吟咏的对象是( )。
* 26.在Word中,用鼠标左键单击文档中图片所产生的效果是( )。
* 27.PowerPoint中新建演示文稿已选定某特定的应用设计模板,在该文稿中插入一个新的幻灯片时,新幻灯片模板将( )。
* 2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7、8、9、11、( )、19”空缺处的数字是( )。
* 29.下列选项中,表述的内容包含在“没有学会分享,就不能感受更多的快乐”中的是( )。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
下面是某幼儿园小班老师的教育片段:
(张老师的铃鼓响起来了,孩子们回到座位上。)
师:我们都是机器人。
幼儿: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看看电视上播放的是什么。
(老师按下播放键,电视里出现了新华书店的宣传片。)
师:小朋友们去过这个地方吗?
幼儿:去过。
师:这是什么地方呀
幼儿:新华书店。
师:你们真棒。你们看新华书店有许多许多的书,是不是?这些书都是分门别类放在一起的,咱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种类呢?
(老师指着“教育类”这块牌子,问幼儿是哪个区,大多数孩子不识字,都没有反应。)
师:你们可能不认识这些字,那我们让我们班的识字大王江江来帮帮我们,你们说好不好?
幼儿:好!
(江江站起来念出后,老师放弃了与孩子一起探索书的种类,自己看着电视屏幕一类接着类给孩子们认真讲解,教孩子认字,孩子在下面念着、听着。)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
5岁的小熙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现在主要和外婆住在一起。一天午餐过后,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看书。突然,林老师听见有轻轻的抽泣声,发现小熙正双手捂着脸,伤心地哭着,旁边的浩浩四处张望,眼里掠过一丝不安。林老师走过去把小熙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她问:“小煕,怎么了?”小熙指着浩浩说:“他打我。”说完哇的一声哭起来。林老师帮她整理好衣服,并夸夸她的裙子,接着摸摸她的小辨,安抚了好一会儿,她才平静下来。林老师问浩浩:“怎么回事啊?”浩浩委屈地说:“我想拉她跟我一起去搭积木,她就哭了。”小熙说:“他弄疼我了。”林老师对小熙说:“浩浩不是故意的,你就原谅他吧。”林老师把浩浩和小熙的小手拉到一起,鼓励他们一起去搭积木。下午外婆牵着小熙的手准备离园时,林老师对外婆说:“小熙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内向,太敏感,回去您好好说说她吧。”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林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一部《西游记》是一部孙悟空的英雄史,记录了他的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全过程,探求他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追求成功的人生意义。
《西游记》小说写孙悟空的出生,有一点和普通人大不一样的地方:他是天生地长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神猴。
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他就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美猴王没有家庭的束缚,也就意味着他一开始就不受任何的社会束缚,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成为一个摆脱一切社会关系的原生态的人。
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石猴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的就是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那些个猴哥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他就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这既提升了个人能力,同时也拓展了无穷的生存空间。一个筋斗云就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
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人就能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子一个个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孙悟空努力超越,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
孙悟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被唤醒的,原来他只有对空间自由和时间自由的追求,一旦上了天庭,孙悟空就变化了,他有对“名”的追求。原来他是没有追求“名”的意识的,你叫他美猴王也罢,叫他悟空也罢,什么都行。所以当孙悟空第一次被收容到天庭时,让他当“弼马温”,他还挺高兴,可以天天管马。
可是,当他知道“弼马温”是个未入流品的官职的时候,他明白了人和人之间还有官职的区别,于是他又造反了。他给自己创造了响亮的名号“齐天大圣”。
社会教给孙悟空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个人的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最后他提出一个最极端的口号,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孙悟空说这是“常言道”,咱们要追问:这“常言是哪儿来的?孙悟空不识字,他从哪儿学到这“常言”呢?花果山猴子们哪能知道“皇帝”是什么?这显然是玉皇大帝和臣子们教的。在天庭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孙悟空受到了熏陶,被知识化了。他逐渐失去原本有的“赤子之心”,导致了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
有了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之后,社会就不能容忍他了。有人赞扬说“皇帝轮流做”体现出造反精神”。但这种造反精神如果应该得到肯定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毫无秩序可言了。“皇帝轮流做”,是靠能力还是靠年龄?怎么“轮流”法?如果人人想要当皇帝,这只能导致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造成社会秩序的残酷破坏。
孙悟空打破了这种社会规律,扰乱了正常的文化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不可能再为所欲为了。
(摘编自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
问题
(1)在本文看来,“如来佛的掌心”的寓意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怎么表明孙悟空从一个“原生态”的人演变为“个人欲望极端膨胀的人的?但他为什么最终又能成为“斗战胜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想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很难。当时戏班子想在报纸上登广告,但广告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人们都在互相打听。这则广告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才又登出了一则详细的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茶戏园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先生在上海一唱而红。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