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生物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本页时间剩余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在市场上若有人出售下列蜂蜜,从植物学知识来判断,一定为假冒产品的是()。
A.枣花蜜
B.槐花
C.柳花蜜
D.油菜花蜜
*
2.食用甘薯属于块根,含有的有机物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图1表示甘薯茎的切面模式图,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是通过图中某一部位从叶片上运输下来的,该部位是()
A.a
B.b
C.c
D.d
*
3.某同学喜欢吹笛子,当他吹气使笛子发出声音时,身体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膈肌顶部逐渐下降
B.胸廓上下径逐渐缩小
C.肋骨逐渐向上和向外运动
D.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逐渐收缩
*
4.某人的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其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能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此人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
5.下列示意图能表示两栖类动物心脏的是()。
A.
B.
C.
D.
*
6.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菌落。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单菌落属于()。
A.组织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
7.图2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
8.图3为苹果酒的发酵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不断增长
B.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C.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原因可能是发酵瓶漏气
*
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B.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C.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D.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
10.人体缩手反射完成时,效应器上完成的信号转换为()。
A.化学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
11.将一株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正常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4),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4小时后,将叶片摘下酒精脱色后用碘蒸气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碘蒸气处理后,2、3处变蓝
B.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3处对照
C.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
D.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没有光照,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
1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C.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
D.缺氧状态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速率
*
13.下列生命活动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A.T2噬菌体的增殖
B.抗体与抗原的结
C.氧合血红蛋白的形成
D.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
*
14.已知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一高茎豌豆群体中的植株分别与矮茎植株杂交,所得F中高茎和矮茎的比值为3:1。如果将亲本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值为()。
A.2:1
B.3:1
C.7:1
D.15:1
*
15.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用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发现有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产生这杂交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染色体发生了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
16.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多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比例保持不变
B.A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C.纯合子比例不断降低
D.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
1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数目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
18.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
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
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
*
19.下图表示 ECOR I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分别是( )。
A. 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 GAATTC,切点在A和T之间
C. GAATTC,切点在C和A之间
D. CTTAAG,切点在T和A之间
*
20.动物行为中,全部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A.蜜蜂采蜜 飞蛾扑火 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 蜘蛛结网 鹦鹉学舌
C.狗辨主客 蜻蜓点水 大雁南飞
D.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 老马识途
*
21.下列符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年版)》评价建议的叙述是()。
A.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B.倡导过程性评价替代终结性评价
C.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采用相同的评价策略
D.根据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
22.某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学习活动,如下表。
上述活动运用的课程资源包括( )。
①家庭课程资源
②社区课程资源
③隐性课程资源
④学校课程资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3.某学校学生在“合理膳食”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存在的错误认识相似,而其他学校学生则没有此类问题,研究者想初步了解这些错误认识形成的原因,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A.文献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内容分析法
*
24.教师设计的“人体的呼吸”调査问卷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调查能诊断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B.该调查不能用于学生的自我评价
C.该调查突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D.该调查不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
25.下列叙述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要求的是()
①积极主动地完成垃圾分类的任务
②设计垃圾处理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的实验探究方案
③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④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垃圾污染环境的忧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的方法为
,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
关系可能是导致入种样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影响B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的非生物因素是
。(9分)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下降。(6分)
27.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酶,需要持久地保持较高的催化效率。通常需测定酶的最佳温度范围。图6中的曲线①表示某耐高温的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该酶最适温度下活性的百分比。将此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最适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绘制成曲线②。
问题:
(1)曲线②中数据点是在
℃测得的,该酶的残余酶活性在
℃后急剧降低。(6分)
(2)若测定曲线①时,反应前延长各组酶的保温时间,测得的酶最适温度与原数据相比
(填“保持不变”“相对偏高”或“相对偏低”)。(3分)
(3)综合两曲线数据,判断该酶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填“20~30℃”“40~50℃”“50~60℃”或“60~70℃”),原因是
。(6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8.材料: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电子书包用于生物学教学的优点。(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教学中使用电子书包应注意的问题。(10分)。
29.材料:
问题:
(1)分析上述材料中包含的评价类型,并举例说明。(10分)
(2)分析该学业评价的主要特点。(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0.“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某版本七年级上册教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主要内容如下。
要求:
(1)确定该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8分)
(2)确定该教学内容的教学难点,并说出理由。(10分)
(3)设计并画出该教学内容的概念图。(12分)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