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调理师习题二

* 姓名:
(总分为100分,60分即为合格)
一、单选题(每道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阔号里)
* 1、半月痕面积小于指甲()则表示精力不足,胃肠吸收功能较差。如果突然间,半月痕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往往会患有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 2、按压指甲,手要平放在一平面上,用另一只手指压住指甲约()后松开,如果颜色恢复快,说明血气足,身体健康。则反之,内脏有问题。同时,压住时,颜色比较白,说明比较寒,红则热,紫则瘀,特别肝病的人,同样压住松开后,甲床下有如“小红花”样微红凝滞,表示体内有肝郁气滞,慢性乙肝病人常见有这样郁滞的状况(环指)。
* 3、手诊学研究的对象是(),这些特征表达了人在生理方面的潜在信息和显信息。
* 4、舌诊观察顺序:()
* 5、拔火罐时火焰要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 6、拔罐过程中和拔罐后都要注意保暖,拔罐后(),不宜立即洗澡。
* 7、有关实验表明,推罐操作时能获得近似()的负压强极限值,
* 8、闪罐:将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适用于()
* 9、艾灸的补泻方法:《内经·背腧》,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需其火灭也。
():无需吹灭艾火让其自然缓缓燃尽为止,以补其虚。
* 10、()是艾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灸处局部皮肤及皮下温热或有灼热为主,温热刺激可直达深部,经久不消,或者出现循经传感的现象。
* 11、():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掐揉)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可以让有内火的孩子迅速排汗退热
* 12、春分者,()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 13、八纲是指()、阳、表、里、寒、热、虚、实
* 14、中医学养生,贯穿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故养生防病方法因体质而异。对于不同的体质,应当采取()养生方法。
* 15、红鼻头提示:(),气化不了食物
* 16、八会穴中: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 17、督脉从臀部长强穴(尾骨)走腰背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前行,经面部鼻下人中穴止于上唇齿龈的龈交穴。统管全身()
* 18、刮痧时每个部位一般刮拭(),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
* 19、用特制的器具,置入点燃艾炷,在穴位或者患处皮肤施灸。如:盒灸、筒灸、枕灸、灯笼灸、贴灸,根据病情选择。称为()
* 20、():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镇静安神等
* 21、()是以经络脏腑理论为基础,以阴阳为纲将外感热病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通过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归纳为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
* 22、阴虚质(D型)形体特征:()。
* 23、()从足拇指走腹上行,止于胸部乳下期门穴。络脉接胆经。
* 24、申时()膀胱经气血最旺,津液足、身体舒。
* 25、后溪是什么经络上的穴位()
* 26、隔蒜灸:将大蒜头切薄片(0.2-0.3cm),放艾炷置穴位上施灸(同隔姜灸)。用于未破溃化脓的痈疮和毛囊疖肿,灸3-5壮更换大蒜片,连续灸5-10壮。
用于()
* 27、华佗捏脊法:自下而上,沿着臀裂至大椎穴,一般捏(A),捏最后一遍时,捏3提1,可以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胃肠功能,可以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
* 28、人体正经一共有()条
* 29、人体早衰的原因有社会因素、自然环境、遗传因素、()、劳逸失度
* 30、食物的“味”有哪些()
* 31、三叉神经痛是(B)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
* 32、荷叶茯苓粥适应什么节气吃()
* 33、刮痧后洗浴时间:治疗刮痧后,一般()即可洗浴
* 34、灸后()内不碰冷水,避风,酒后不喝茶,不饮酒,2小时后沐浴。
* 35、()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 36、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病症:、()牙疼、手臂疼、落枕、肩周炎、中风偏瘫、急救。
* 37、白果: [性味归经] 性(),味甘涩苦。入肺肾经。
* 38、人的寤寐变化是以人体()(A)的运行为基础
* 39、苦味的食物入哪条经络()
* 40、在()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
* 41、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为根本。
* 43、血海属于()经的穴位
* 44、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和皮肤之间夹角约()为宜。
* 45、辰时()胃经气血最旺。宜吃早餐,不吃早餐者易患胃病
* 46、昼夜阴阳消长决定人体寤寐,寤属()为(D)所主
* 47、下列食物中什么食物属阴()
* 48、()从足走腹上行,止于胸部腋下大包穴。络脉接心经。
* 49、血瘀质(G型)心理特征:()。
* 50、厉刮法:用刮板角部与穴区呈90°角垂直,刮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摩擦。这种手法适用于()
* 51、():“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 52、小儿推拿适用年龄对象:()以内
* 53、湿热质(F型)():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 54、在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中,热证四肢为()
* 55、除()外,其他灸法不要烫伤皮肤起泡,注意收集艾灰不要掉落烫伤或烧坏衣物。
二、多选题(每道题有2个或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阔号里)
* 1、不正常半月痕可分三种类型() 【多选题】
* 2、指甲的瘀黑斑点提示:脑血管意外一般右手指甲出现斑点,()就出现问题,
如头晕头痛、中风、脑动脉硬化等。
* 3、指甲上有数条纵纹是长期神经衰弱,机体衰老的象征。手指有纵纹者容易出现:() 【多选题】
* 4、手掌凉多为脾胃虚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统较差,容易消化不良、便溏、疲倦乏力、贫血,女士多见()。 【多选题】
* 5、正常舌象:()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多选题】
* 6、拔火罐的禁忌症有哪些:()等有出血倾向疾病,传染性皮肤病、高热、抽搐、心肾肝严重疾病、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局部皮肤弹性差、醉酒、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 【多选题】
* 7、拔罐前的准备物品:常用物品有() 【多选题】
* 8、拔火罐时影响吸附力大小的因素有:() 【多选题】
* 9、艾灸的先后顺序() 【多选题】
* 10、小儿便秘手法() 【多选题】
* 11、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
呈一直线。(虚热)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主治:() 【多选题】
* 12、中医的防治原则包括() 【多选题】
* 13、阳症主要见证有:(),精神烦躁,气壮声高,口渴喜饮,脉洪滑实等 【多选题】
* 14、表证与里证的鉴别中,虚证的脉象为()
* 15、刮痧的作用有哪些() 【多选题】
* 16、小儿咳嗽痰多除基本手法外,加穴() 【多选题】
* 17、阳虚证:()。表现:形寒肢冷,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苍白,脉弱等
* 18、():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 19、特禀质的饮食养生:特禀体质者需远离“发物”,合理“挑”食,多吃一些()的食物;另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 【多选题】
* 20、痰湿质(E型)常见表现:(),口黏腻或础,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多选题】
* 21、血瘀质(G型)常见表现:()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多选题】
* 22、罐的主要种类有:() 【多选题】
* 23、小儿咳嗽基本手法有() 【多选题】
* 24、在虚证与实证鉴别中,虚症的形态表现为() 【多选题】
* 25、痰湿质(E型)发病倾向:() 【多选题】
* 26、阴虚质(D型)发病倾向:()。 【多选题】
* 27、气郁质(H型)的常见表现:(),脉弦。 【多选题】
* 28、小儿推拿增高选用什么穴位() 【多选题】
* 29、间接灸大约有几种() 【多选题】
* 30、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10厘米不同长度磨光而成。
优点:()。缺点:易燥裂而漏气 【多选题】
三、判断题(错误的写“×”正确的写“√”)
* 1、生命线(3线)内侧有青筋,多见肝胆功能代谢问题,容易引起口苦、口干、烦躁、胸闷、肝病等。
* 2、食指半月痕,关连心肺。当食指半月痕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大肠的循环不良,食欲自然减退。
* 3、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 4、中医理论中,将面部颜色分为橙、赤、黄、白、黑五色
* 5、拔的时间越长越好。同一位置不宜反复拔,胸口、肚脐不宜拔
* 6、拔罐法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100多种
* 7、陶罐: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厚实,大小不一。优点:吸附力大,易于高温消毒。缺点:质重易碎。
* 8、刮痧刮拭的力量强度: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
* 9、《说文解字》载“灸,灼也,从火音久,灼以艾火曰灸。”
* 10、四缝穴:治疗疳积、腹胀、腹痛、气血不和、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等。
* 11、小儿推拿顺序是先上肢,其次头面,再次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
* 12、阳症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症候
* 13、临床表现:有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 14、病人体位应舒适,施灸部位应充分暴露皮肤, 其他部位适当遮盖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 1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