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二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历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本页时间剩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国家的诞生。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2.“爱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
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
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高的政务部门
*
6.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提到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A.李贽的《藏书》
B.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C.黄宗義的《明夷待访录》
D.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
7.根据相关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況为农业占CDP的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GDP比重的20%;政府税收占当时GDP的比重为3%-9%,平均为5%。根据上述内容进行推断,当时明朝()。
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
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
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
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
8.“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9.山东在近代史上是遭受列强侵略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山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在中华民族反抗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下列反抗斗争首先发生在山东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抗日战争
*
10.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上述内容发生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
*
11.1938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暂时撤销海军部,其管理的事务由海军总司令部管理;实业部改为经济部,军事委员会下属的第三部(国防工业)、第四部(国防经济)并入经济部;铁道部和经济委员会公路部并入交通部。这次调整反映国民政府()
A.竭力塑造战时政府形象
B.适应了抗战新形势需要
C.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12.成立于1945年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优惠政策。1947年,公司上缴利税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人的3.2%,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13.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表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4.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诸多领域出现迅速发展的态势,社会面貌发生极大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载人航天技术步入先进国家行列
B.深化国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C.全国人大通过“一国两制”方针
D.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15.法国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古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古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下列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概括最全面准确的是()
A.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C.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
D.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
16.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治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
17.“大约到1550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衰落。衰落的一个原因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数十年后欧洲各列强卷入的战争……从长远看,更基本的因素是达·伽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打击。”下列对此解读最全面准确的是()。
A.战争是文艺复兴衰落的原因之一
B.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开始衰落
C.文化的兴衰伴随着经济的强弱
D.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文艺复兴衰落
*
18.“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下列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
C.人生活在世界上,为人处世要有理智
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做出自己的判断
*
19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霍布斯鲍姆说的“1917年革命事件”()。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
20.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侯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
21.“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
D.美化政府形象
*
22.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91%(其中小麦增长了131%),肉类产量增长62%,奶类产量增长105%,蛋类产量增长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重点在农业方面
B.符合苏联的国情
C.实现了根本突破
D.取得了一定成效
*
23.( )在1901-1902年间撰写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专著,抨击了传统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能铺叙而不能别裁”等弊病。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章炳麟
*
24.我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和方法上闻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是()。
A.《通典》
B.《通志》
C.《史通》
D.《文献通考》
*
25.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査和较为全面评价的方法是()。
A.开展历史调查
B.撰写历史论文
C.进行历史制作
D.建立历史学习档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明清时期中西方的冲突与交流。
27.简述教师在设计历史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8.简述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贵族、乡绅、商人的数量达到69.8万人。他们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能够维持一掷千全的奢侈生活,服饰作为他们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其花费必不可少。随着英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频繁流动,一些原来的社会底层民众着装突破了政府的限制。出身于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妇女也是奢侈风潮的推波助澜者。甚至,一部分女性女扮男装,外出工作,即便是农民,服饰已不仅仅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而是逐渐摆脱了简单实用的风格,将节假日所穿漂亮衣服同平时劳作所穿衣服区分开来,竭力追赶时髦,只有极少地区的农民不做改变。到18世纪末,一种反中世纪禁欲主义,鼓励人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潮使得与人息息相关的服饰也因此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摆脱了教会掩盖形体美的着装模式,充分展示人的自然美。
一一摘编自乔洋主编《近代服饰研究》
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梳中分头,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竟相脱掉保守传统的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和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钱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
一一摘编自张华《清末及民国服装习俗的变迁》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英两国近代服饰变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饰变迁对近代中国的影响。(6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李老师在讲授“抗日战争”一课时,出现以下教学片段。
(李老师展示杨靖宇烈士的照片和英雄事迹的文字介绍)
师:杨靖宇烈士生前是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的总指挥,长期活跃在白山黑水间,率领广大的抗日勇士同日寇进行坚决的战斗,曾经取得1934年“反讨伐”战斗胜利等辉煌战果,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在战斗最为残酷的日子里,杨靖宇烈士发扬共产党员敢于牺牲的精神,在密林中与敌周旋、战斗,直至牺牲。日本军医检查烈士遗体时发现,杨靖宇的胃里只有棉絜、草根,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日军官兵被深深震撼。杨靖宇烈士是我们确山县的优秀儿女,同学们对他的英雄事迹有什么体会,我们现在又能做些什么?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烈士学习,在和平时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オ智。
师:大家的发言鼓舞人心,就让我们努力学习,掌握更多文化知识,充实头脑,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准备着。
*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李老师的做法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中的哪一目标?(1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有关戊戌维新运动的教学片段。
教师知道并帮助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学生扮演康有为、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历史人物,再现当年康有为被召唤到总理衙门“问话”的情境。
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给予表扬并提问:从刚才四位同学表演的历史短剧中,同学们能悟出些什么?
学生甲:康有为具有变法的胆识和决心。
学生乙: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遭到了顽固派的阻挠和反对。
学生丙:前面我们学习过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今天又学习了戊戌变法。这些变法和改革都遭到了顽固派和保守派的阻挠与反对,这说明自古以来变法、改革之路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各种阻力,也说明改革是需要勇气的。
学生丁:康有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今天,为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应该深入地进行改革。
问题:
请分析该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哪些教育理念?(1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規定: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在这种背景下,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8月底,毛泽东、周思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重庆谈判历时43天。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11月初,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准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11月下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