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二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体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本页时间剩余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血液循环路线:()→(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一()→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A.左心室、右心房、左心房
B.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
C.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
D.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
*
2.完成足球脚背正面踢球动作时,踝关节的运动为()。
A.踝关节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做屈、伸运动
B.踝关节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做屈、伸运动
C.踝关节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做外展、内收运动
D.踝关节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做外展、内收运动
*
3.心肌生理特性包括()。
A.自律性、适应性、传导性和伸展性
B.自律性、适应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C.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D.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伸展性
*
4.手持哑铃做屈肘动作时,肱肌、肱二头肌做()。
A.退让工作
B,加固工作
C.克制工作
D.固定工作
*
5.肺位于胸腔内,膈的(),左、右各一,分居于纵隔两侧。
A.上方
B.下方
C.左边
D.右边
*
6.膈肌、肋间外肌属于()
A.呼气肌
B.骨骼肌
C.腹壁肌
D.吸气肌
*
7.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浓度、红细胞计数及(或)红细胞压积()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大于
*
8.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中,肘关节伸时,属于对抗肌的是()。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腹直肌
D.臀大肌
*
9.人体内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合成()。
A.APT
B.ATP
C.ADP
D.APD
*
10.下列因素对最大摄氧量影响最大的是()
A.遗传
B.年龄性别
C.运动训练
D.氧利用率
*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点的是()。
A.化学传递
B.时间延搁
C.双向传递
D.高敏感性
*
12.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功能状况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可编入()。
A.基本组
B.准备组
C.医疗体育组
D.健康组
*
13.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损伤后应()。
A.立即热敷按摩
B.立即冷敷按摩
C.立即冷敷
D.24小时后热敷
*
14.游泳中发生肌肉痉挛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身体成仰浮姿势
B.用抽筋肢体同侧的手将抽筋肢体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
C.同侧手压在抽筋处的膝盖
D待情况减轻,一脚踩水,一手划水,游向岸边
*
15.下列各项中,不是引起运动性腹痛的原因的是()。
A胃肠道痉挛
B.胃功能紊乱
C.呼吸肌痉挛
D.阑尾炎
*
16.锁骨骨折固定后可采用的包扎方法为()。
A大悬臂带
B,小悬臂带
C.大、小悬臂带
D.两臂固定于体侧
*
17.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三个阶段。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
18.饭后参加剧烈运动前,一般应休息()。
A.0.5~1小时
B.1.5~2小时
C.2~4小时
D.5~30分钟
*
19.主张在非自然中效法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杜威
D.古茨姆茨
*
20.运动训练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A.建立项群训练理论
B.提出超量恢复理论
C.提出中医恢复理论
D.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
*
21.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A.否认阶段、幻想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B.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C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幻想阶段、承认阶段
D.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幻想阶段
*
22.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
A.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B.全年目标和学期目标
C.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
D.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
23.下列不属于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的是()。
A.指导与示范
B.智力
C.个性
D.经验与成熟度
*
24.下列哪项能将一路纵队变为四路纵队?()
A.将一路纵队分队一并队一分队一并队
B.将一路纵队分队一合队一裂队一并队
C.将一路纵队分队一并队一裂队一合队
D.将一路纵队分队一合队一裂队一合队
*
25.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在球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球飞行时的旋转方向为()。
A.前旋
B.后旋
C.右旋
D.左旋
*
26.排球在发飘球时击球的用力应()。
A短促突然
B.一直送出去
C.持续用力
D.慢而缓
*
27.头手倒立用()支撑。
A.两手与头
B.两手与前额
C.两手与肩
D.两手、颈部与肩
*
28.加快过栏速度、()是提高跨栏周期速度、创造优异成绩的根本途径。
A.提高栏间跑频率
B.准确踏上起跳点
C.起跑加速步数固定
D.起跨腿蹬伸充分
*
29.跨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的任务是使人体获得()的水平速度,为提高起跳的效果和顺利过杆创造有利条件。
A.身体腾起
B.向上腾起
C.向高运动
D.向前运动
*
30.运动员在各方面为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是什么周型的训练任务?()
A.基本训练周
B.比赛周
C.赛前训练周
D.恢复周
*
31.在课程标准设计中,如果说课程性质是“根基”,课程理念是“灵魂”,那么课程目标就是()。
A.向导
B.中心
C.全部
D.方向
*
32.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学习的指导方法有()。
A.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兴趣学习法
B.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C.自主学习法、兴趣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D.兴趣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
33.体育教师的理论课备课是备学生、备教材教法、备教具学具和()。
A.备教案
B.备气候
C.备伤病
D.备培养体育骨干
*
34.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不是教学内容依据的是()。
A.根据体育课程目标的课程体系
B.依据教师专业特点
C.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D.依据学校基本条件
*
35.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作用是()。
A.效应功能、信号功能、教育功能
B.交流功能、信号功能、教育功能
C.效应功能、交流功能、教育功能
D.效应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
37.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8.什么是超量恢复?超量恢复的作用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案例:
王老师在进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讲解了这项技术动作,然后简单介绍了技术动作的美键字“插”“夹”“提”“蹬”“伸”。学生向王老师询问这五个关键字的具体含义,他只是说你们自己体会,随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王老师设计了三个练习环节、分别是两人一组对垫、击固定球练习、小组比赛练习。练习结東后,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之后宣布下课。
问题:
(1)王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7分)
(2)请写出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要领。(8分)
40.案例:
在学习“直腿后滚翻直腿起”的体操课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情景导入。通过摔跤的情景,向学生提问如何摔出帅气的姿势,然后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探究练习。看一个完整的直腿后滚翻直腿起的视频,然后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自我探究练习。集合队伍,让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分享经验。
(3)示范讲解。①教师示范完整动作;②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动作要领讲解和重难点强调。
动作要领:直立后倒坐撑,身体向后沿腰、背、肩依次向后从垫上滚动,同时快速收腹举腿翻臀,双手肩上撑地,然后身体回到直立状态。
要点:后倒翻滚并腿提,收腹推手翻臀起。
(4)学生练习。①直立后倒成坐撑,直腿翻滚练习;②后倒,双手肩上撑地翻臀练习;③完整动作练习,结合前面的分步练习,尝试完整动作练习;④游戏“最帅摔跤王”,先小组展示,看看谁“摔跤”的姿势最帅气,然后小组派出代表逐一比拼。
(5)总结放松。
问题:
(1)该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5分)
(2)试评价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按答题参考格式设计20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初三(2)班,学生40人。学习内容: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如图1)。教学条件:篮球场2块,篮球20个。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