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二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体育教师证考试的同学。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血液循环路线:()→(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一()→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 2.完成足球脚背正面踢球动作时,踝关节的运动为()。
* 3.心肌生理特性包括()。
* 4.手持哑铃做屈肘动作时,肱肌、肱二头肌做()。
* 5.肺位于胸腔内,膈的(),左、右各一,分居于纵隔两侧。
* 6.膈肌、肋间外肌属于()
* 7.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浓度、红细胞计数及(或)红细胞压积()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 8.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中,肘关节伸时,属于对抗肌的是()。
* 9.人体内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合成()。
* 10.下列因素对最大摄氧量影响最大的是()
*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点的是()。
* 12.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功能状况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可编入()。
* 13.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损伤后应()。
* 14.游泳中发生肌肉痉挛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15.下列各项中,不是引起运动性腹痛的原因的是()。
* 16.锁骨骨折固定后可采用的包扎方法为()。
* 17.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三个阶段。
* 18.饭后参加剧烈运动前,一般应休息()。
* 19.主张在非自然中效法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的是()。
* 20.运动训练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21.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 22.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
* 23.下列不属于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的是()。
* 24.下列哪项能将一路纵队变为四路纵队?()
* 25.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在球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球飞行时的旋转方向为()。
* 26.排球在发飘球时击球的用力应()。
* 27.头手倒立用()支撑。
* 28.加快过栏速度、()是提高跨栏周期速度、创造优异成绩的根本途径。
* 29.跨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的任务是使人体获得()的水平速度,为提高起跳的效果和顺利过杆创造有利条件。
* 30.运动员在各方面为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是什么周型的训练任务?()
* 31.在课程标准设计中,如果说课程性质是“根基”,课程理念是“灵魂”,那么课程目标就是()。
* 32.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学习的指导方法有()。
* 33.体育教师的理论课备课是备学生、备教材教法、备教具学具和()。
* 34.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不是教学内容依据的是()。
* 35.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作用是()。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
37.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8.什么是超量恢复?超量恢复的作用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案例:
       王老师在进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讲解了这项技术动作,然后简单介绍了技术动作的美键字“插”“夹”“提”“蹬”“伸”。学生向王老师询问这五个关键字的具体含义,他只是说你们自己体会,随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王老师设计了三个练习环节、分别是两人一组对垫、击固定球练习、小组比赛练习。练习结東后,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之后宣布下课。
问题:
(1)王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7分)
(2)请写出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要领。(8分)
40.案例:
在学习“直腿后滚翻直腿起”的体操课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情景导入。通过摔跤的情景,向学生提问如何摔出帅气的姿势,然后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探究练习。看一个完整的直腿后滚翻直腿起的视频,然后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自我探究练习。集合队伍,让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分享经验。
(3)示范讲解。①教师示范完整动作;②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动作要领讲解和重难点强调。
动作要领:直立后倒坐撑,身体向后沿腰、背、肩依次向后从垫上滚动,同时快速收腹举腿翻臀,双手肩上撑地,然后身体回到直立状态。
要点:后倒翻滚并腿提,收腹推手翻臀起。
(4)学生练习。①直立后倒成坐撑,直腿翻滚练习;②后倒,双手肩上撑地翻臀练习;③完整动作练习,结合前面的分步练习,尝试完整动作练习;④游戏“最帅摔跤王”,先小组展示,看看谁“摔跤”的姿势最帅气,然后小组派出代表逐一比拼。
(5)总结放松。
问题:
(1)该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5分)
(2)试评价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按答题参考格式设计20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初三(2)班,学生40人。学习内容: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如图1)。教学条件:篮球场2块,篮球20个。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