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二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初中政治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属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中的()。
* 2.某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学期末将班级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与本学期初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该教师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属于()。
* 3.某教师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开设以“我和我的民族”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尊重各民族文化”为宗旨,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所熟悉的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最后由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这一教学方法称为()
* 4.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张老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这一做法属于开发利用资源中的()。
* 5.老吴在年底对年初购买的投资产品收益进行了杭理:50元买入的甲公司股票已按54元卖出;乙公司股票价格仍为20元,按照每股1.2元进行了现金分红;丙公司股票价格也没变,按照每20股送1股进行了股票分红;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是6%。上述投资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
* 6.农民甲把承包的4亩地人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甲说:“除了每亩每年租金800元外,春节前我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23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三万多。”他的收入()
①属于按劳分配
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受该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④受该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
* 7、为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A省于2017年6月召开专家研讨会,向与会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在现行经济社会条件下,下列建议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是()。
①探索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坚持因企施策
②完善股份制形式,促进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
③维护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
④使国有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壮大国有经济
* 8.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我们()。
* 9.下图漫画《那是对岸》讽刺了经济生活中的哪种现象?()
* 10.某社区老年人较多,但没有老年人文化和娱乐活动场所。该社区的几名中学生联名向社区居委会提交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同学们的做法是()。
* 11.与“国家管理”的主体单一不同,“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包括了国家管理者、人民、社会组织在内的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这就意味着必须()。
* 12.2017年3月15日,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消费者在平台上登录注册后,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及微信多种途径24小时便捷地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可以在平台支持下高效处理消费者诉求。该平台()。
①拓宽了消费者的诉求渠道
②保障了跨区域消费纠纷的在线解决
③表明科技的发展是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重要因素
④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国家治理的法治化
* 13.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舆论认为“河长制”的实施将会让本来无人愿管、被肆意污染的河流变得河清水绿。这一判断是基于()。
* 14.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互荣。这说明()。
* 15.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将比比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观点说明()。
①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 16.国家开发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在探索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实践和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开行企业文化,自觉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有力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17.在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晚会上,从借助高新科技演绎的水上芭蕾《天鹅湖》,到新编民歌《难忘莉花》,再到经典《欢乐颂》,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进行着一轮轮的跨文化对话,从而传递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这段话主要说明()
* 18.禅悟人生一一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 19.一般而言,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会出台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率,但这会以降低经济增长率和提高失业率为代价。这说明,政府宏观调控在协调三率的关系时应当()。
* 20.一首名为《存在》的流行歌:“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对此你的理解是()。
* 21.2016年杭州C20峰会会标(如下图)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桥梁寓意着C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贏之桥。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该会标的设计蕴含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是()。
* 22.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有车一族”,停车难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病”。最近,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立体停车“神器”,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停车环境。停车“神器”的发明佐证了()
①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
③认识只有服务于实践,才彰显其意义
④认识有多深刻决定了实践能走多远
* 2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缓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与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①解决主要矛盾,抓好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着重抓住主流带动全局
③遵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发挥整体最佳功能
④立足多样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变世界的作用
* 24.全国法制日宣传周期间,某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你赞同的观点()。
①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②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
③依法治国首先是依照刑法治理国家
④依法治国就要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25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是()。
* 26.我们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态度应该是()。
* 27.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执着专一的精神。工匠精神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是()。
* 28.“水滴石穿”“偰而不舍”,这些成语故事启示我们要()。
* 29.某夫妇通过创设“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走失、被拐儿童回家,唤起社会对走失、被拐儿童的关注。“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建立所体现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
* 30.杨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案例中杨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置辩题,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掌握知识。在讲授《我与父母交朋友》时,王老师设置了“代沟的责任主要在父母还是在子女”的辩题。在讲授第三单元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时,王老师设置了“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同学们国绕辩题,唇枪舌剑,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两节课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问题:结合上述案例,谈谈思想品徳课教学确定辩论主题的基本要求。
32.王明同学:在我接触的学生中,你是第一个自称天才的学生,我欣赏你的勇气和自信,喜欢你诚实活波的个性。无数次跌倒后的爬起,伤痛后取得的胜利,更是让老师感受颇深......你知道吗?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但成绩的取得不能单凭聪明,因为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想送你一个公式“天オ=1%天赋+99%汗水”。如果你能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并能做到的话,那你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问题:简要评述材料中的教学评价的方式。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3.材料:以下是选自某教师讲授《竞争与合作》一课的教案中教学目标的部分内容。
问题:请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理论知识,对该教师所撰写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34.材料:以下是某教师在讲授《坚持对外开放》一课时的课堂实录片段。
问题:请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理论知识,针对该教师在课堂组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6分)
3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赋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徳。
O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O宽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在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让我们回想一下。
O你有过原谅别人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O你有过得到别人原谅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小培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同住一间宿含。一天,小培的100元钱不见了,他怀疑被小亮“偷拿”了。为此,小培有意无意地在小亮面前说风凉话。小亮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本想与小培辩白一番,但反过来一想,小培家境不宽裕,丢了生活费难免着急上火,想到这儿,小亮就不生气了。过了几天,小培在笔记本中找到了那100元钱。他顿时羞愧难当,赶忙向小亮道歉。
O小培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
O小亮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惊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让我们对下列观点加以辨析。
◆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
◆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他人。
◆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宽容等于纵容。
◆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对缺乏宽容心的人是无法讲宽容的。
◆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
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宽容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我们不仅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納自己。既不要挑别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要求:
(1)设计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份简案。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