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自我测试38——走近先贤,学理致慧

   模块九:教育目的


     教育先贤: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教育思想:荀子的外铄论(铄”读shuo)(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是一个关于解释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名词,和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相对。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些人认为是需要改造的,如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持有这样的观点;有些人认为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代表。外铄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认为,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由于外铄论强调外部因素对身心发展的作用,一般都强调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心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学习。外铄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有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
    
(推荐人:李艺璇    校稿人:苗恒珠)  


 每日一测
*
7年级8年级9年级
年级:
*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综合
备课组
* 1、中国古代“外烁论”的代表人物(  )。
* 2.有一家父母得知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