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六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物理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 1.如图1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 2.如图2所示,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着两个单摆M和N,它们只能在图所示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图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个单摆相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3.图3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启动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Ω,电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A,电压表示数为12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时,电流表示数变为8A,则此时通过启动电动机的电流是()

* 4.如图4所示,三条平行且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勢分别为10V、20V、30V。实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运动的轨迹,对于轨迹上的a、b、c三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5.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0。计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则着陆器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υ的大小为()
*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7.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引起世界对安全利用核能的关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131I发生衰变时会释放β射线,137Cs发生衰变时会释放γ射线,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核泄漏一旦发生,应尽量避免污染物的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氨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μm,λ2=3.39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E1=1.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E2的近似值为()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9.一半径为R的带电圆球,其电荷体密度为为一常量,r为球内某点至球心的距离。
试求
(1)球内外的场强分布;
(2)r为多大时,场强最大?该点的场强为多大?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10.案例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学生的解答。
题目:如图5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桌面上,碗水平,点O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轻质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小球A与点O的连线与水平
线的夹角为60°。

求:(1)小球A与小球B的质量比mA:mB。
(2)现将A球质量改为2m,B球质量改为m,且开始时A球位于碗口C点,由静止沿碗下滑。当A球滑到碗底时,两球的速率为多大?
解:(1)设绳上拉力为T,碗对A球的弹力为N,根据对称性可得N=T。
由平衡条件得:2Tcos30°=mAg
对B球,受到的拉力与重力平衡,即T=mBg。
联立以上各式得mA:mB=√3:1

问题
(1)指出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给出正确解法。(10分)
(2)给出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11.案例某教师在高中物理“磁感应强度”一课中用“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下面是教学片段。
教师:我们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

教师:下面我让较小的电流通过导体,请同学们观察导线由静止位置偏开的角度。若减小外部电路电阻,使导体中的电流变大,这个角度怎样变化?
(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
教师:同学们,从刚才的两次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甲:电流变大,角度变大。
教师:好,这位同学看得很仔细。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乙:电流变大,磁体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变大
教师;是这样的,这个实验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和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吗?
学生丙:老师,通电导线周围也产生磁场,随着电流的增大不会影响作用力的大小吗?
教师:这个不用考虑,按书上的就行了。我们再来看通电导线的长度和作用力大小的关系。
问题:
(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教学思路。(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40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任务
(1)说明教材中丁图设置条形磁铁S极抽出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8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5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内容标准和要求: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材料二下图为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5图片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三学生,学生对电子和光子等基本粒子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通过化学学习对原子也有一定了解。
任务
1)简要分析材料二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节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完成给定材料的部分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不少于300字)。(24分)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