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浙江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综合应用能力》模拟试卷

*
您的姓名:
*
您的手机号:
*
1.
一、案例分析题
第一题
     1.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G市近年开展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走群众路线,更好地为人同服务。
    毛泽东同志说过:所有到前方去的同志,都应当做好精神准备,准备到了那里,就要生根、开花、结果。干部“身在基层’’看似一种沉下去的工作状态,其实是一种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在“三送”活动中,G市坚持“三要”,狠抓“三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要”,即要以基层为主阵地,走进群众,扎根基层,尽快进入角色;要把群众当亲人,通过走百家门、访百家情、听百家声察实情,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措施的可行性;要树立良好形象,坚持与农村干部、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严格遵守驻村各项纪律,树立驻村干部良好形象。
    “三严”,即严纪律,严格执行驻村工作队成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等规定及“六不准”要求。对驻村“三送”工作人员擅自脱离岗位,无故不在岗的,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党纪政纪处分;严督导,对驻村工作队入村到岗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驻村工作队人员及时到位、全员在岗;严问责,将工作业绩、帮扶效果与干部评优先、年终考核的提拔重用挂钩。对工作效果不明显的驻村工作队的群众反映差的驻村干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惩罚,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推进,落到实处。
过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驻基层,关键是要走出自己心里的那堵墙,走进群众心灵的那扇门,建立与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经常到下面去,到群众中去。

   2.“三送”活动中,G市驻基层机关干部坚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从而真正融入群众。一是“心中时时有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群众的安居乐业,平安健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少想个人的进退去留,多想百姓的大事小情,少想锦上添花的易事,多想雪中送炭的难题。二是“真心实意帮群众”。真正放下身,沉下心,吃农家饭,睡农家屋,干百姓活,工作队每季度为所住村办几件看得见的实事,同时根据派出单位实际,为群众提供政策、技术、劳务输出等 信息服务。三是“一颗公心为群众。”坚持秉公用权,民主用权,阳光用权,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团结干事的表率、民主决策的表率、依法办事的表率。

    3.万里路走在一线,万卷书读在基层 。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我们的工作接地气、生灵气、树正气。
开展“三送”活动实践性很强,G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摸民情、学民智。以党员、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务工经商户;离退休干部和困难群众、信访群众为重点,深入开展走访和座谈,摸清班子、经济、民生、信访稳定、“两委”换届等“五个底数”。每月调研走访不少于10次,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拓视野,学知识。真正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世界,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在深化活动中进一步锤炼思想品质、提升综合素养。实践中,做到每周去l一2次农业生产一线,学一次农技。三是增才干,学本领。深入了解掌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主动征求基层干部对本单位、本部门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和作风上的差距,培养和群众的感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送”活动开展以来,许多驻村干部走进群众,增知识,长见识,学到了很多都是书本上和办公室里学不到的东西,驻村干部普遍反映协调力、亲和力比以前强了很多。

     4.做到从人民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从人民群众中得来的宝贵意见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以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在基层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开展“三送”活动,是G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而开展的效果如何,则要看我们在基层如何做、怎么干,为此,我们坚持把被动的任务变为主动的作为,以硬措施完硬任务,以大行动促大作为。通过大打基层班子整建、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信访稳定、幸福乡村建设五个攻坚战,农村基层班子更加巩固、衣业产业特色更加凸显,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通过落实好“三化”管理、党员帮办、联系服务群众、党员“三日一网”、发展党员积分等五项机制,健全完善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为确保干部真正行在基层,G市实施了“问效”机制,坚持“问效于基层”,保障真干事、干真事。一是与工作队签定《工作目标责任表》。坚持工作任务定时定量。落实到人头,避免形式主义。二是明督暗访保实效。组成专门的督察组,每周对所有工作队督查一遍;同时,不定期地进行暗访,确保在岗在位在工作。三是进行党员群众评议。工作队能不能干、干得怎么样,群众说了算。对驻村工作,每季度组织党员群众评议,对评议结果较差的工作组,年底不得评优评先。
给定资料提到了G市开展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并且对下基层活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这对你市下基层活动的开展有什么启示。(20分)
   要求:观点明确,要点全面、高度概括,逻辑清晰。不超过350字。
*
2.
第二题
    5年前,某外商在A村投资建设一个水泥厂。投产之初,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该厂安装了相应的除尘设施,加上投产规模不大,环境污染并不严重。现在由于除尘设备老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大量浓烟粉尘源源不断排出,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村民与厂方多次就此协商,但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一天10多位村民聚集到水泥厂,要求厂方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双方发生小规模冲突,村民中两人受轻伤。
    问题:假如你是该镇干部,现由你处理此事。

     冲突发生后,你将如何处理?(10分)
*
3.
 就如何长远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观点。(20分)
*
4.
二、作文题
     1.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一方面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第一产业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以及由此引起的城乡结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文明的扩展和城乡文化的融合。因此,城镇化是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2013年6月,一篇题为“葛村该留还是该拆?文物保护部门为何总不敢发言?”的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千年古村葛村的去留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葛村是一座始建于南宋的千年古村落,也是江苏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在当地政府规划中,葛村要被改造成为拥有高楼大厦的“现代古典家园”。而葛村的百姓却并不领情,他们喜欢“麒麟送子”、“福禄寿三星”及“灵芝如意”的砖石雕刻,喜欢古井、老宅,喜欢这些古文物浸染的文化。他们认为,当地政府所谓的“保护性拆迁”,破坏了古村的结构和肌理,即使有的文物保住了,古村落却消亡了。“拆掉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再建的,我们只想给子孙后代留一点祖宗的东西”。他们呼吁:保护他们古老而文明的家园,给葛村留下“根和魂”,给全国的古村落留下“根和魂”!
拆迁部门认为,保护古村落是很重要,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很重要,葛村的文化价值到底大没大到需要停止原先定下的发展计划或者修正拆迁方案的地步,这是当前应该仔细考虑的。“我们只想给子孙后代留一点祖宗的东西”,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我们不应该为保住一个古村落而牺牲未来的发展、让古村成为发展路上的一颗“钉子”。
     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为了发展,城镇化是必由之路。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会议报告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但一旦城镇化进程与古镇、古村落保护相碰撞,则又会生出很多无奈。

    3.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古村落的价值和地位尤为突出。但在国人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经济时,传统的古村落生态文化渐渐被蚕食,大多数古村落就如行将就木的老者,渐渐远去。
    在全国230万村庄中,保存较好的古村落数目锐减,现在几乎每一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对古村的未来,我国著名民间艺术工作者冯骥才很悲观,“现在城市的悲剧正在向农村转移,打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大批的房地产商把城市土地开发完了后,正在转向农村,因为农村还有大量的土地。这一波,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千姿万态的中国村落就会变成城市里那些建筑垃圾。”“每一分钟,都有文化遗产消失。再不保护,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子孙?”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落,没人去发现,去关注,很难谈得上保护。但是,那些受到“重视”的古村落往往因独具特色多数已成为了旅游开发的“摇钱树”。我们看到一些古村落大张旗鼓发展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似乎已成为各地采用的普遍办法。
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停车场、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但也对当地独有的儒雅和幽静造成一定程度地破坏。如果为了旅游开发而对古村落进行保护,难免使其遭受外界的纷扰甚至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破坏,从而也就失去了保护的原真意义。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古城的命运也令人堪忧。在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决策者把文化遗产当成旅游经济开发区,有的政府甚至提出“把风景的名山变成经济的名山”,这种错误的观念引发了大规模的破坏性开发,导致一些文化遗产面临游客超载、错位开发的严重威胁。“人满为患”使文化“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严重伤害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4.改革开放以来,在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出现了“建设性破坏”现象。城市发展越快,新城市建设的力度越大,对文化遗产的冲击越大。比如南方的浙江嘉兴和北方的山东德州,这两个城市在发展和建设中,城市里面的历史街区板块(德州除去一个文化性的遗址之外)基本上完全没有了,它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化名城,基本上连历史建筑都没有了。
    城市发展中最容易受伤害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水平不高、保护后使用不当等因素致使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迅速流失、传承悠远的历史文脉被粗暴割裂、千姿百态的城市个性逐渐消遁。据2012年首次开展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大检查显示,全国1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13个名城已无历史文化街区,18个名城仅剩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一半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面目全非,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准相差甚远。少量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古旧建筑,落寞伫立,情势堪怜。

    5.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弊端,以至于有人担心“将来中国人会在自己的城市里迷路,不论哪个城市,满眼全是现代建筑。所有文化旧址、胡同、街道,都被房地产开发商的推土机铲平,造起来的楼盘,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原有的城市个性和特点都消失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有的城市整条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名城的历史民居变成了高楼大厦。片面求洋、求变、求大的心态,使一些历史名城风貌荡然无存,导致‘千城一面’”。他拿出4张照片说:“没人知道这些城市叫什么名字。”4张照片是4座不同城市的街景,照片上,都是高楼大厦和宽大的马路,景致几乎一模一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秘书长张富春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对名城保护产生的不和谐因素。他说,各地在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各个环节,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为标准或模仿的对象,把高楼大厦看作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中国传统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城市发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城市的文化内涵。城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城镇发展要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一座城市留给人影响最深的不仅有城市的容貌,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

     6.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指导全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这份规划确立了城镇化的几个基本原则,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要注重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并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新型城镇化“要注重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结合材料,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明确,具有说服力;字数800字左右。

          更多免费资料扫码进群领取
选择文件( 不超过4M )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