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联合惩戒对象信用修复培训测评
录音中...
*
基本信息:
失信主体名称:
失信主体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经办人:
经办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
1.
()部门,要尽快落实手机卡实名制,有效切断境外网络改号电话从国际端口局以及各地电信企业落地进入境内程控网的管道。
A 工信
B 银行
C 税务
D 公安
*
2.
充分发挥()在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规范发展征信市场,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合力。
A 金融机构
B 企业
C 社会组织
D 政府
*
3.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系统,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实现信用信息的统一发布和共享。
A 政府采购管理交易
B 电子招标投标
C 质量信用征信
D 信用信息
*
4.
()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他们的诚信言行对于增强人际互信具有重要影响。
【多选题】
A 公务员
B 医务人员
C 社会工作者
D 社会中介服务人员
*
5.
制定职业体育从业人员诚信从业准则,建立职业体育从业人员、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中介企业信用等级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推进()在参加或举办职业体育赛事、职业体育准入、转会等方面广泛运用。
【多选题】
A 相关信用信息记录
B 黑名单
C 信用评级
D 红名单
*
6.
关于黑名单主体信用修复表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不支持自主修复信用
B通过认定部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信用
C信用修复后,主体不能退出“黑名单”
D鼓励和支持自主修复信用
*
7.
企业有下列()失信行为将作为严重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
【多选题】
A未依法纳税以及拒缴、拖欠依法依规应缴政府性基金的
B不签订或者不履行劳动合同、拖欠工资以及违反社会保险、员工休假制度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
C不依法招标投标的
D逾期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协议的
*
8.
各级行政机关和行使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对列入“红名单”的企业,可以采取下列联合激励措施( )。
【多选题】
A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招商引资配套优惠政策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中,优先考虑诚信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B在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依法依约对诚信企业采取信用加分等措施
C金融机构、商业销售机构等市场服务机构在经营服务活动中,对诚信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优惠或者便利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激励扶持措施
*
9.
企业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且有()情形之一的,列入“红名单”。
【多选题】
A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者表彰奖励的
B在某一领域信用分类中被行业主管部门列为最高等级的;
C综合信用等级达到B级以上的
D其他在本行业信用工作中有突出成绩,行业主管部门认为应当列入的
*
10.
企业信用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多选题】
A合法
B客观
C公开
D公正
*
11.
充分发挥()在维护市场秩序中的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最鲜明的特点。
A.信用
B.政府职能部门
C.企业自律
*
12.
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可以向信用数据库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多选题】
A. 审核个人贷款申请的
B. 审核个人借记卡、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的
C. 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的
D. 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的
E.审核个人购买理财产品申请的
*
13.
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
A.正确性
B.合法性
C. 准确性
D.完整性
*
14.
检查人员应当填写实地核查记录表,如实记录核查情况,并由()签字或者企业盖章确认。
A.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B.股东
C.总经理
*
15.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年;
A.3
B.5
C.8
D.10
*
16.
准确把握“双公示”工作的主要原则。一是坚持()的原则。二是坚持()”的原则。三是坚持()的原则。ABC
A. “谁产生,谁公示,谁负责”
B. “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C. “多方公示、信息共享”
D. “部门只报送,政府网站公示”
*
17.
行政机关对列入“黑名单”系统的自然人,可以采取那些联合惩戒措施?()
【多选题】
A 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B 不得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C 对未全面履行法定义务的,暂缓办理职业(执业)资格审核和个人登记手续
D 取消各类评审、监审等专家资格
*
18.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机关和组织应当及时通知省人民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管部门,停止该“红名单”信息公布:()
【多选题】
A公布期届满的;
B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列入“红名单”的事由或者条件发生重大变更的;
C诚信典型因不良行为被投诉举报,经有关部门核查属实的;
D其他应当停止公布的情形。
*
19.
自然人(),应当列入违法失信“黑名单”。
【多选题】
A 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
B 被行政机关列入行业禁入名单的
C 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D 无证照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
20.
法人及其他组织拖欠银行信贷、公用事业缴费或他人债务等(),并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或仲裁机构依法裁决的,应当列入违法失信“黑名单”。
A 20万元以上超过6个月
B 20万元以上超过12个月
C 50万元以上超过12个月
D 50万元以上超过6个月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联合惩戒对象信用修复培训测评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