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考核(纳米盒)

*
您的姓名:
乡镇(请具体到所在乡镇及学校,格式xx乡镇+xx学校)
第一部分:数学课标准(60分)
一、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3.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学生在“”的过程中和“”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4.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5.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做知识的,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
6.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 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
7. 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8.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二、判断对错。(共10分,每题1分)
*
1. 数学教学活动不一定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
2.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不必去尝试解决。
*
3.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4. 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5. 2011版课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6.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7. 知识技能目标在第一、二学段的具体要求有联系,没有区别。
*
8. 图形与几何领域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
9. 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
10.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三、单选。(共10分,每题2分)
*
1.《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
A 空间图形
B 图形与几何
C 几何与直观
D 图形与直观
*
2. 推理一般包括()
A 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
B 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
C 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D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
3. 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
A 3-4题/分
B 2-3题/分
C 1-2题/分
D 8-10题/分
*
4. 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的意义。
A 分数
B 小数
C 整数
D 负数
*
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
A 共同发展
B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C 共同发展
D 交往互动
四、多选。(共30分,每题3分)
*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多选题】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猜想与验证
*
2.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多选题】
A 抽象思维
B 推理能力
C 语言表达
D 实践能力
*
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个方面加以阐述。【多选题】
A 知识技能
B 数学思考
C 问题解决
D 情感态度
*
4. 在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评价要求中,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B 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C 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D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
5.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多选题】
A 生动活泼的
B 主动的
C 富有个性的
D 被动的
*
6. 第二学段数学思考评价中要求学生在()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多选题】
A 观察
B 实验
C 猜想
D 验证
*
7.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关系有()。 【多选题】
A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B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C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D 学困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关系
*
8.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多选题】
A 基础性
B 普及性
C 创新性
D 发展性
*
9.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有()等。【多选题】
A 认真听讲
B 积极思考
C 动手实践
D 自主探索
*
10.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和数据分析、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多选题】
A 数感
B 符号意识
C 空间观念
D 几何直观
第二部分 核心素养部分(4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3、抓好学校,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4、 是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5、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质。
6、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与模式可以概括为:“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广域合作”四个密切相关的环节,其中居于核心的环节是有 。
7、核心素养时代对未来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有:把放在首要位置,把作为常态,把当作生活方式。
8、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共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二、判断(每空1分,共5分)
*
1、自主学习能够完全实现自主发展。
*
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由学科核心素养提炼、升华而来的。
*
3、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是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考路径。
*
4、从自主学习走向学会学习需要具备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品质。
*
5、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三种基本要素。
三、多选(每空3分,共24分)
*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策略有()【多选题】
A、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B、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C、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基于项目的教学。
D、在课程实施中突出自主发展。
*
2、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多选题】
A、强调过程性的学习。
B、强调独立性的学习。
C、强调挑战性的学习。
D、强调创造性的学习。
E、强调主动性的学习。
*
3、基于核心素养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具有()基本特征。【多选题】
A、主动参与性。
B、情感生成性。
C、过程情境性。
D、交流平等性。
*
4、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多选题】
A、激趣多思,追求新异。
B、打破常规,大胆质疑。
C、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D、尊重劳动,投身实践。
E、创造条件,转化成果。
*
5、面对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应发生下列变化:()【多选题】
A、创设各科之间联系,开创科技教学。
B、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平等师生观。
C、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D、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E、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
6、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的公民?()【多选题】
A、完善自我
B、掌握知识
C、融入社会
D、心怀祖国
E、放眼世界
*
7、促进基于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有如下哪些途径?()【多选题】
A、教师持久阅读学习。
B、参加各层面教师培训及竞赛。
C、全方位有深度的校本课题与实践研修。
D、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E、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
F、建立教师学习的共同体。
*
8、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趣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作出如下努力,以改善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多选题】
A、自主探究基础上的共识合作。
B、良性调控基础上的共进发展。
C、结果共享基础上的全员关照。
D、技术运用基础上的高效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