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六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本套试题由悟课教育教资教研组编辑整理,适用于参加高中语文教师证考试的同学。
提交答卷后会有答案解析作为参考。
本页时间剩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下列关于文体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兴起于南朝,形成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子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乐府、长短句等,如《花间词》《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等。
B.按照篇幅的长短,词可以分为小令、中令和长调。《采桑子·重阳》属于小令,《沁园春·长沙》则属于中调
C.按照风格的不同,词可以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两派,宋代的柳永、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分别是它们的代表
D.词的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段数、平仄和押韵等,词的题目则揭示词作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采桑子”就是词牌,而“长沙”“重阳”则是题目
*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盟主。他的诗、散文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较深,注意意境的创造与音律的和谐
B.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C.闻一多曾参加过新月社,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杂志。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了“三美”的
D.穆旦,原名查良铮,九叶派的代表诗人
*
3.教师在总结“焉”字的用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语气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B.未知生,焉知死:代词,意思是“哪里,怎么”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D.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
*
4.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日在体育馆遗关一红色羽毛球拍,若及时联系椰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变《随想录》一书于阅室,期酚拾得者壁还原物,谢谢呐
C本人昨目在图书馆不表失黑框眼镜一副、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
D昨日本人遗变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总请拾者高抬费手交还,万分感激
*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人《夏日西商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缩花映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普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狂人接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地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
B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验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验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
C许枚向隶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敢投奔曹操。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重,大败袁绍。(《三国演义》
D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脱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
*
7.下列哪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特殊途径?()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
8.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说的是课外活动的()特点。
A.灵活性
B.开放性
C.兴趣性
D.自主性
*
9.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
10.构成一节课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B.讲授新教材
A.组织教学
D.检查复习
C.巩固新教材
*
11.阅读(荷花淀》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
语文课该怎么上,一直以来都得在着很大的争议,以前都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很多,但学生却没掌握多少知识,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新课标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主要的作用是“导”。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始终遵循和贯彻“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性和创性,使学生不仅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对人性美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
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填鸭式教育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与之相对的是启发式教育
B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C.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导
D.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
12.阅读(诗两首)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
(1)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少年不识愁滋味”
激情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方法可以多样化。可由关于“乡愁”的诗词曲导入,也可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导入,还可由类似于《乡愁四韵》的歌曲或乐曲导入。无论哪一种导入形式,其目的都在于营造氛围,激发“不识愁滋味”的学生的情感体验。
(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一“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歌的阅读离不开一个“读”字。首先让学生自己交流读诗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倾听中去体味诗人的情感,去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感悟诗歌的意蕴美。而要想真正把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出来,仅停留于此还不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不妨抓住契机进行引读,配以音乐伴奏,烘托营造气氛。这样师生同读同议,让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到浓浓的乡愁之中。
(3)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少年亦识愁滋味”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阅读的一对翅膀。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创造意境,表达感情。因此阅读和鉴赏时,要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感情。
(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却道天凉好个秋”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具有极强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多样性,往往是“欲
还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的分析,有助于深入领会诗歌用语言刻画的
“意境”,在诗歌鍳赏时,应要求学生抓住诗中运用非常精妙的语言深入挖掘,悟出“诗外之意,弦外之音”。
(5)自由选读,拓展比较读写创新一“我寄愁心与明月
在阅读和鉴赏中,有意识地将《我爱这土地》等与之有关的诗歌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诗歌内涵及艺术美的理解,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学习,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自读“思乡恋土”主题的诗歌。特别是学生自主地进行仿写或创作,应给予极大的鼓励和呵护。
*
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以读为本。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引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形象来
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B.上述案例创设的情境不合学生实际
C.上述教师关注学生“你是怎么理解的”“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等,和学生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对话
D.组织比较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课文主题
13.阅读下面一位教师对高中生作文教学的一段反思,按要求答题。
是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高中作文教学失去了正常有序的教学环境。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几个阶段。尽管众多媒体和专家都认为话题作文是最好的考场作文形式,但实际上我们无权去找理由说谁是谁非,它们本应该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学生读高中肯定是想考一所理想的大学的,于是老师就带领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你考材料作文我们就训练材料作文,你考话题作文我们就训练话题作文,不做“无用功”,
一切向高考看齐!现在除了广大的高中生在训练话题作文外,初中也完全是话题作文训练了,
甚至小学也“不甘示弱”“后来居上”了!实际上作文教学能不能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话题作文发展到今天不是已经有许多学生不会写有明确文体特征的文章,只会生搬硬套或是胡编乱造了吗?尤其是议论文,由于在小学和初中都没有系统地“训练”过,实在是无逻辑无顺序无意义的泛泛而谈之作!高考指挥棒已经造成作文教学的许多硬伤了。
二是高中教学的功利性制约了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不可否认,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是慢工细活,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数理化相对而言“见效”要快一些,于是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
自己都自动地疏远甚至是放弃作文阅读或训练,将时间用到那些对自己“有用”的能“见效”的科目上去。语文老师尽管心里很是着急,担心学生学不好语文、写不好作文对今后的人生和工作有影响,但在升学率至上的今天也只好干瞪眼了
还有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是生活的外延和内引,学生整天待在学校里,连看电视看课外书的时间都没有,生活体验有多少是可想而知的了。这样老师进行作文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也难怪有许多教师只是硬塞给学生一些所谓的“得分秘籍”了!
*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写不好作文,罪魁祸首是高考这种体制
B.教师只为考试而教学,这种作文教学思路是不对的
C.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作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对待作文学习
D.教师要端正作文教学态度,通过自己的指导和教授,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提高
14.阅读下面一位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而设置的一个阅读机制,按要求答题
(1)开具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目标
我们首先为学生高中三年开具了一个阅读书目,这些书目中有世界名著和名家经典散文等,并且尽可能地适应学生身心的成长,与高中三年各个学期的教材配套。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学习任务重,重点是经典散文和时文的阅读,教师每星期有计划地将阅读材料下发给学生,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又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寒暑假和国庆元旦长假,我们都会让学生利用长假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在名著的陪伴下一定会过一个元实的假期。
(2)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阅读有经验
每个人的阅读品质阅读习惯都不一样,学校就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交流经验交流体会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阅读经验交流大会无疑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一些网上交流平台,如“阅读BBS”等。
学校安排语文教师做好各个平台(论坛)的版主,每天实时为学生解决一些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并做妤平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鼓励各班语文教师随时(尤其是假期)参与与学生的交流。
(3)开放阅览室,让学生阅读有地方
阅览室有两种:常见的图书馆阅览室和网络阅览室。我校图书馆藏书30万册,订阅期刊100余种,三个大型阅览室可供300位学生同时阅读;网上阅览室就是学校与一些著名的网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实行资源共享。学生只要打开网络,进入学校网上图书管理系统,输入个人信息,就可以搜索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文学作品,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下载保存。当然,一些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都经过了过滤!学校每周都有专门的阅读课,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有时间有地方阅读,又有东西可读。
(4)推荐佳作,让学生阅读有收获
有阅读就会有思考与感悟,学生将所思考的东西写成文字后,教师将优秀的习作推荐给报刊。毎发表一篇文章都会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样让学生感觉到了阅读是有收获的。同时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也会更加努力的。
*
关于材料中的各项举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结合教材列出阅读书目,合理引导学生阅读,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写作提供了素材积累
B.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经验与体会的平台,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C.将学生中的佳作推荐给报刊会让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不利于学生进步
D.书本阅读与网上阅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
15.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散文教学的一段反思,按要求答题。
散文,它不像诗歌,有深奥的典故;不像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不像戏剧,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一篇散文的构思,往往是作者带着偶然性、机遇性,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作者的随感而发。散文教学要让学生“抓住美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阅读散文时聆听美的教诲,收获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产生,必然经历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而情感则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在此,我得出情感教育的程序:诱发情感(美的引导)—激发情感(美的感受)——深化情感(美的熏陶)——抒发情感(美的升华)。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的,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借助他们达到感觉的升华,最终达到知识、情感、行为三者完美的结合。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能源”。因此,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捕捉每一篇散文的动情点,体会散文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感受散文的美。
*
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教师对散文特点把握准确,见解深刻
B.在散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
C.散文阅读就是对作者“自述行为”的体验和确认
D.该教师认为对美感可言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具体感受是错误的,美感只有通过视觉才能感受到
二、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1~3题
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同课另一首诗为《雨巷》,同单元的选文还有《沁园春·长沙》《大堰河—我的保姆》。
【单元介绍】
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诗歌与青年有天然的联系,少男少女喜欢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有兴趣的话,不妨动动笔,学习写写新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
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研讨与练习】
《再别康桥》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1.回答材料中的“研讨与练习”,不少于200字。
2.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阅读下面的词,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定风波
①
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注】①写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贬居黄州期间。词中所记叙的是一次途中遇雨的经历。②芒鞋:草鞋。③萧瑟处:指遇雨之处。萧瑟,形容风雨声。
问题:
请根据以上诗词,写一篇赏析性短文(可作全面赏析,也可有所侧重)。300字左右,题目自拟。
评价对象得分
预览或打印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