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属于儒家“五致”的是()
* 2.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
* 3.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4.《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所说的“守一城,悍天下”的城是指()
* 5.《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到的创作思想是()
* 7.开散文辞賦化风气之先的文章是()
* 8.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的著作是()
* 9.《冯谖客孟尝君》刻画冯谖形象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10.陶渊明《饮酒》(其五)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 11.下列诗人中诗风“通俗易懂”的是()
* 12.袁宏道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13.收录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集是()
* 1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以”是()
* 15.下列出自《世说新语•过江诸人》中的成语是()
* 16.《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二、古文翻译题(本题共8小题。解释加红色的字,每小题1分,句子翻译每小题2分,12分)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红色的字。
1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8.当此夏日,诸气萃然
19.短发萧骚襟袖冷。
20.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2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3.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4.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三、名句默写题(本大题共8小题,任选6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5.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26._________,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7.君不见沙场征战若,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28.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29.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30.寻寻觅觅,__________,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31. 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四、阅读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33.
景观意义上的废墟保护
贺万里
      废墟一般是指历史上曾经作为人文景观存在过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毁损后的遺迹。废墟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一种是人类的种种作为,如搬迁、战争;一种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废墟是人类历史延续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重要物证。也就是说,废墟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废墟最真实地显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废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一个确证,并因此而使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实际上,废墟的存在就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如果我们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樊城人的后代,却什么废墟遗址都没有,只能到文献故紙堆里找证明,我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也可以盖一座漂漂亮亮的新城隍庙,但不能說我似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群落,在几百年前就有某某信仰了等等,因为证明不了。而废墟恰恰是一种具有真正证实这种文化身份、增加文化认同的实物存在。增加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才具有一种充实感。
       废墟具有审美情感凝聚意义上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它对于我们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很轻松的,人们可以看看戏,听听歌;也可以是很丰富的,具有深刻的感时伤逝等等历史内涵的审美情感。这种深刻的审美体验可以从废墟中得到。古代诗文中,让我们觉得最深刻的就是感怀废墟的那些,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賦》,这些诗文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废墟,才可以获得那种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废墟让生命的涵养、审美的体验变得鲜活和丰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废墟这种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对待废墟的态度和做出的城市规划就会不同。扬州也曾在前几年整治过运河风光带,最后运河整治好之后,两岸花红柳绿,草坪、坡阜掩映其间......那里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运河是有历史记忆的,但在那里似乎消失了。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
       许多城市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拆迁,旧貌换新颜,却让城市历史中断,让城市记忆从一种很鲜活的存在变成苍白的文献。在拆迁中遇到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包括小码头,甚至那些杂乱的民居,如果从景观意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因此,从景观设计意义上去规划城市废墟的保存,是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城市规划不同的。
(摘自《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有改动)
* (1)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对“废墟”,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文中“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废墟的作用。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子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2)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试简要分析层次。
35.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6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上阕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做简要分析。
(2)“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文(本题40分)
36.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惠特曼曾说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针对上述材料,请写一篇文章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