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卷

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文献中,属于国别体杂史的是 (       )
* 2.下列关于孔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 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        )
* 4.《张中丞传后叙》讲述了“睢阳保卫战“的故事,同属文中英雄人物的是(       )
* 5.下列诗歌在体裁上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
*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 7.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
* 8.《边城》《故都的秋》《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        )
* 9.《李将军列传》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        )
*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 11.下列作家中,作品具有“含泪的微笑”这一独特风格的是(       )
* 12.下列作品中,记述了人物一生遭际的是(        )
* 13.《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所偏爱的人是(       )
* 1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
* 1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 16.下列句子中,“而”字可译作“却”“但是”的是(       )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1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        )
* 19.下列各句中,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 20.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翻译错误的是(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10分)

二、文言文阅读(第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①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②及仇雠已灭,天下己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1.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2.①②两句论证的内容有何不同?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23.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24.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请用“II”号标出。
25.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哪些特征?
26.翻译“专以射为戏,竟死”。
(三)阅读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回答27-29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7.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28.请说明“千里马”与“伯乐”分别有何喻义!
* 29.给下列两句里的加点字注音。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2)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
三、现代文阅读(第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事;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笼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30.这段文字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以什么手法来揭示这个现实?
31.这段文字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2.这段文字中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二)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街道仍然是清静的。忽然一个熟习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这个欧洲的古传说。在这里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己的诺言。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己的诺言。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一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从此那个作过她丈夫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变了,他往一条丧失人性的路走去。他想往上爬,结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到了用鸦片烟延续生命的地步。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33.作者对姐姐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4.姐姐的死给同时代的青年以怎样的启示?
35.作者对姐姐的回忆属于哪种叙述方式?
(三)阅读戴望舒《偶成》,然后回答36-38小题。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 36.这首写于1945年5月31日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最能表达这种信念的是那两个意象?
37.请说明“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的深刻寓意。(4分)
38.这首诗基本的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 3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谋划难事大事,要从易处和小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己确立题目和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