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答题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 )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 2.档案工作实行( )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 3、( )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 )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 5、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 )移交档案。

* 6、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 )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 7、国家档案局8号令第九条规定:机关形成的人事、基建、会计及其他专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按( )执行。
* 8、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裁、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 )档案义务。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解释权在( )。
* 10、国家档案局8号令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军队系统、民主党派、企业事业单位可( )执行。
* 11、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 );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 12、( )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 13、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的,应当报( )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 14、禁止出卖属于( )所有的档案。
* 15、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 )年向社会开放。
* 16、涉及( )以及其它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
* 17、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 )权。
* 18、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 )酌意见。
* 19、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上述单位( )管理。
* 20、属于( )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

* 21、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复制件出境的,由( )予以没收,可以并处罚款。

*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 ),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 23、国家档案局8号令规定: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 )年、( )年。
* 24、《档案法》第九条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 )。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于( )国务院批准,于( )国家档案局令第1号发布。
* 26、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保管( )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级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档案局制定。
* 27、国家档案局8号令规定:机关应归档纸质文件材料中,有文件发文稿纸、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件正本、定稿()归档。

* 28、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文件材料归档的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由单位的文书或者业务机构收集齐全,并进行整理、立卷,定期向本单位( )移交,任何人都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 28、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文件材料归档的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由单位的文书或者业务机构收集齐全,并进行整理、立卷,定期向本单位( )移交,任何人都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 29、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各级国家档案馆( )。
* 30、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严禁( )。
* 31、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 )档案严禁出境。
* 32、各级国家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境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审查批准,海关凭批准文件查验放行。
* 33、经( )检查和同意,专业性较强或者需要保密的档案,可以延长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的期限。

* 34、《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 )编制,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 )。

* 35、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 )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
* 36、《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 )。
* 3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须经( )同意。

* 38、下列不是法定的档案公布的形式是:( )
* 39、因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档案的不安全或严重损毁的,下列( )说法正确的。
* 40、档案的所有权根据单位的( )确定。

* 41、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将项目的基本概况向( )备案,依法接受其监督、检查和指导。
* 42、列入市、县(市、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 )移交。
* 43、列入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 )移交。
* 44、部门档案馆保存的永久档案,在本馆保存满三十年后,移交( )。
* 45、列入同级综合档案馆进馆范围的单位,应当在次年将实物形式的档案( )报送同级综合档案馆备案。
* 46、列入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电子文件,其形成单位应当按照同级综合档案馆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定期将检验合格的归档电子文件移交给( )集中保管。
* 47、各单位应当配置( )和必要的档案防护设施。
* 48违反《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造成档案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损失档案的价值,责令( )损失。
* 49、《贵州省档案条例》自( )开始施行。
* 50、( )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所属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
* 51、重大活动的主办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在洁动结束后( )内将重大活动档案目录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
* 52、国家档案局10号令规定企业不需归档的材料有( )。

* 53、著名人物档案收集内容主要包括( )。
①传记、回忆录、履历表等主要经历和主要活动的生平材料
②文章、报告、演讲稿、工作日记等公务活动的材料
③代表作、著作、研究成果、书画等材料
④各类证书、奖杯、奖状、奖章以及与名人有关的家族谱牒、信函等
⑤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光盘等及其他具有历史和纪念意义的物品
⑥口逑历史材料
⑦社会对著名人物研究、评价的材料,如纪念性、回忆性材料,先进事迹材料,研究介绍材料等
* 54、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属于( )所有。
* 55、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档案属于( )所有。
* 56、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获得( ),县(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获得()荣誉称号的证书、奖牌、奖杯、奖状、锦旗,有关部门应当拍照归档,将目录及时报送同级综合档案馆。
* 57、已撤销机构和非常设机构的档案,应当按照综合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要求,自机构撤销之日起( )内向综合档案馆移交。
* 58、重大活动的主办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内将重大活动档案目录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不进行档案登记或者不按期报送重大活动档案目录的,由市、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可处以( )的罚款。
* 59、( )应当将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地区的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推进档案资源和档案信息化建设。
* 60、各单位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由( )审核。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