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 1.主张“兼爱”的是()学派。
* 2.于1693年出版《教育漫话》的英国哲学家是()。
* 3.教育劳动起源说的核心观点是()。
* 4.“人的智力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机会”体现了()的观点。
* 5.()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 6.颜回评价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说明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遵循()原则。
* 7.“活到老,学到老”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
* 8.()的特点在于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 9.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 10.数学老师准备上一节关于“概率”的代数课。课堂刚开始,数学老师提出一系列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花2元买彩票不一定中奖?如果我们花1亿元购买彩票,然后让不同的人独自选号码,是不是保证一定中奖?在教学中,数学老师的这个教学阶段属于()。
* 1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数学的实地测算、生物的植物培养和动物饲养属于哪一种教学方法?()
* 12.在飞驰的列车上,小丘在广告墙上看到一个非常有用的电话号码,为了暂时记住这一电话号码,下列策略合适的是()。
* 13.“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明明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14.某生观看电影《战狼》后,对军人产生了敬佩之情,立志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
* 15.我们见到北方人总会想到粗犷豪爽,见到南方人想到精明细致。这可以用教育心理学中的()来解释。
* 16.小莉曾经骑自行车摔过一次,导致腿部受伤)后来每当看到自行车甚至听到自行车铃声时,她都会紧张和害怕。这种记忆属于()。
* 17.密码箱的每一组密码都由0〜9中的数字构成,李莉在寻找正确密码时用的是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尝试的方法。这一方法属于()。
* 18.乐乐活泼好动、乐观,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19.小李一到数学考试,就特别紧张,发下试卷后手心就开始出汗,觉得没考好就证明自己无能小李的这种表现最有可能是()。
* 20.李老师是某校的骨干教师,他今年担任初三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为促进班集体的形成,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
* 21.李老师通过修订和执行班规去管理班级的活动,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李老师的做法属于班级管理中的()。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
23.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
24.人的感受性越高,则人的感觉阈限越高。
25.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的动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影响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7.简述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
2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9.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条件。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雷夫,爱斯奎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类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袜队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的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这位教师再次提醒儿子不要拿签名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忙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檫掉了!”教师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签名球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无论去什么地方,他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
问题:
(1)清评析材料中这位教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行为。
(2)请谈谈此材料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31.材料:
       现象一:有的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就悲观失望;学习不理想,就认为自己笨;努力学习但成绩不好,就自惭形秽、自卑。这些学生上课总是低头不与老师交流,下课也不与同学交流,总是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现象二:有的学生认为,现在无论如何都会有个大学上,就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上课注意力分散,福于学习,总是应付了事。
      现象三: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没有用处,认为读书大苦、太累、大难,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将考试、作业当成负担,对学习很反感,对一切都无所谓。
      现象四:有的学生最头痛的就是考试,总害怕自己考不到一个好的分数,考试时总是害怕、怯场,考试前后总是出现紧张、头痛、心慌、记忆困难等症状,头脑一片空白,甚至出现怯场综合征。
      现象五:有的学生对某一个老师反感往往会厌弃该老师所教学科,并且无端猜忌、怀疑老师,对老师的见解、讲课内容持否定态度,甚至会产生抵触、对抗老师的情绪。
问题:
请对以上现象做出分析并给出矫正方法。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