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惩戒对象信用修复培训测评
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本页时间剩余
*
基本信息:
失信主体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经办人:
联系方式:
*
1.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坚持()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建立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和各级人民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多选题】
A 依法行政
B 公开公正
C 阳光行政
D 加强监督
*
2.
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加强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的信用约束体系。
A 政务失信记录机制
B 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
C 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
D 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
3.
对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懒政怠政,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特别是()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多选题】
A 严重危害群众利益
B 有失公平公正
C 公共资源交易失信
D 交易违约
*
4.
建立公务员(),依法依规将公务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将公务员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A 信用记录
B 诚信档案
C 失信记录
D “黑名单”
*
5.
建立()的社会鼓励和关爱机制,公务员在政务失信行为发生后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从轻或免于实施失信惩戒措施。
【多选题】
A 自我纠错
B 敢于担当
C 自我更正
D 主动自新
*
6.
在办理行政许可过程中,对诚信典型和连续( )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
A 2
B 3
C 4
D 5
*
7.
各级行政机关和行使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对列入“红名单”的企业,可以采取下列联合激励措施( )。
【多选题】
A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招商引资配套优惠政策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中,优先考虑诚信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B在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依法依约对诚信企业采取信用加分等措施
C金融机构、商业销售机构等市场服务机构在经营服务活动中,对诚信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优惠或者便利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激励扶持措施
*
8.
认定联合奖惩对象名单的依据主要包括
【多选题】
A公共管理和服务中反映相关主体基本情况的登记类信息
B刑事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反映主体诚信状况的信息
C拒不履行生效司法裁决的信息
D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可作为红黑名单认定依据的其他信息。
*
9.
行政机关对列入“黑名单”系统的自然人,应当依法采取( )措施实施联合惩戒
【多选题】
A禁止参与评优评先,已经授予的荣誉称号应按有关规定予以撤销;
B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C不得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D取消各类评审、监审等专家资格;
*
10.
“红名单”的退出包括如下方式:
【多选题】
A经异议处理,“红名单”主体认定有误的,认定部门(单位)应将相关主体从“红名单”中删除;
B有效期内被有关部门列入“黑名单”、 重点关注名单或发现存在不当利用“红名单”奖励机制等不良行为的,认定部门(单位)应将相关主体从“红名单”中删除;
C待“红名单”有效期届满自动退出;
D “红名单”认定标准发生改变,对于不符合新认定标准的主体,将其从“红名单”中删除。
*
11.
政府部门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更正。
A.限期
B.及时
C.在10个工作日内
*
12.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有()。
【多选题】
A.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B.政府转变职能
C.工商部门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
13.
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日内向原机构办理变更。
A.15
B.20
C.30
D.45
*
14.
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登记,如实记载查询工作人员()。
【多选题】
A. 姓名
B. 时间
C.地点
D. 内容
E. 用途
*
15.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处罚当事人登记机关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改变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处罚信息通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
A.30
B.20
C.10
*
16.
要建立权责清晰的分级负责机制,作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部门或地区可直接在本部门或本地区的()进行公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统筹归集本区域的相关信息并开展集中公示。
A. 业务系统
B. 门户网站
C. 移动终端
D.办公系统
*
17.
行政机关向“黑名单”系统报送的信息主要内容包括()。
【多选题】
A 失信主体的基本信息
B 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事由
C不良行为整改情况
D“黑名单”信息移出日期
*
18.
法人及其他组织拖欠银行信贷、公用事业缴费或他人债务等(),并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或仲裁机构依法裁决的,应当列入违法失信“黑名单”。
A 20万元以上超过6个月
B 20万元以上超过12个月
C 50万元以上超过12个月
D 50万元以上超过6个月
*
19.
有那种情形,“黑名单”系统的失信主体可以向信息报送单位申请提前移出“黑名单”系统?()
【多选题】
A 发生违法失信行为,且在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完成整改的
B 初次发生违法失信行为,且在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完成整改后6个月内再未产生其他违法失信信息,并作出书面悔改保证的
C非初次发生违法失信行为,但已按规定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完成整改,且在整改后12个月内再未产生其他违法失信信息,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致歉,作出公开信用承诺的
D 有信息报送单位认可的其他重大悔改表现,并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再次发生违法失信行为的。
*
20.
()、()将采取网络监测、实地核查、定期抽查以及各地区、各部门报送书面材料等方式,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每年对各地区、各部门公示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将检查评估结果上报省政府。()
【多选题】
A. 省发展改革委
B. 省网信办
C. 省信用管理办公室
D.省电子政务办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