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惩戒对象信用修复培训测评
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本页时间剩余
*
基本信息:
失信主体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经办人:
联系方式:
*
1.
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接受()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将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情况作为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
A 上级人民政府
B 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C 下级人民政府
D 社会公众
*
2.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多选题】
A 决策权
B 执法权
C 执行权
D 监督权
*
3.
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
【多选题】
A 司法判决
B 行政处罚
C 纪律处分
D 问责处理
*
4.
建立健全个人()机制,加大个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力度。
A隐私保护
B 诚信奖惩联动
C 信用修复
D 诚信记录
*
5.
将诚信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多选题】
A 幼儿园
B 小学
C 中学
D 高校
*
6.
企业有下列()失信行为将作为严重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
【多选题】
A未依法纳税以及拒缴、拖欠依法依规应缴政府性基金的
B不签订或者不履行劳动合同、拖欠工资以及违反社会保险、员工休假制度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
C不依法招标投标的
D逾期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协议的
*
7.
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信用修复申请后()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并决定是否移出“黑名单”。
A 5
B 10
C 15
D 20
*
8.
企业可以自主委托依法设立的第三方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有效期为()。
A 半年
B 1
C 2
D 3
*
9.
“黑名单”的退出包括()
【多选题】
A经异议处理,“黑名单”主体认定有误的,认定部门(单位)应将相关主体从“黑名单”中删除
B通过主动修复在“黑名单”有效期届满前提前退出,提前退出需经认定部门(单位)同意
C待“黑名单”有效期届满自动退出“黑名单”认定标准发生改变,对于不符合新认定标准的主体,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
D“黑名单”主体退出名单后,应立即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名单(误列入“黑名单”的除外),有效期由之前将其列入“黑名单”的部门(单位)确定。
*
10.
陕西省企业综合信用等级划分标准为()。
A二等六级
B三等六级
C三等九级
D三等12级
*
11.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依法开展抽查或者根据( )进行核查,企业应当配合,接受询问调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材料。
A.企业公示的信息;企业经营情况
B.企业公示的信息;举报
C.企业经营情况;举报
*
12.
企业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当年年度报告公示结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作出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决定,并予以公示。
A.10
B.20
C.15
*
13.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A.信用约束
B.政务公开
C.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
1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和(B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制定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行政处罚信息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
A.指导
B.监督
C.组织
*
15.
进行现场检查或者调查的人员不得少于()人。
A.1
B.2
C.3
D.4
*
16.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采用( )等信息化手段,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搭建移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平台,构建(),支持现场许可、现场处罚信息(),实现同步公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标准化水平。()
【多选题】
A. 大数据、移动互联
B. 远程行政决定模式
C. 实时传输
D.区块链
*
17.
法人及其他组织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等责任事故或突发环境事件,或()特大交通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应当列入违法失信“黑名单”。
A 6个月内发生
B 12个月内发生
C 12个月内发生两次以上
D 6个月内发生两次以上
*
18.
行政机关对列入“黑名单”系统的自然人,可以采取那些联合惩戒措施?()
【多选题】
A 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B 不得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C 对未全面履行法定义务的,暂缓办理职业(执业)资格审核和个人登记手续
D 取消各类评审、监审等专家资格
*
19.
对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领域或行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进行率先归集、率先公示。要在应用过程中健全公示机制,在应用中促进信息共享,在应用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A. 食品安全
B. 环境污染
C. 国计民生
D. 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
20.
各部门各地区应公示各项行政处罚事项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案件名称、行政相对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处罚结果和救济渠道等信息,以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部门认为应当公示的相关信息。()
【多选题】
A. 执法依据
B. 处罚事由
C. 组织机构代码
D.处罚部门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