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惩戒对象信用修复培训测评
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本页时间剩余
*
基本信息:
失信主体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经办人:
联系方式:
*
1.
充分发挥()在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规范发展征信市场,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合力。
A 金融机构
B 企业
C 社会组织
D 政府
*
2.
依法依规对()等个人严重失信行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多选题】
A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B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
C 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公信力
D拒不履行国防义务
*
3.
建立健全()等民生政策实施中的申请、审核、退出等各环节的诚信制度,加强对申请相关民生政策的条件审核,强化对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及保障房使用的监管,将失信和违规的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
【多选题】
A 社会保险
B 慈善
C 社会救助
D保障性住房
*
4.
建立()的社会鼓励和关爱机制,公务员在政务失信行为发生后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从轻或免于实施失信惩戒措施。
【多选题】
A 自我纠错
B 敢于担当
C 自我更正
D 主动自新
*
5.
以()等领域为重点,推进建立实名登记制度,为准确采集个人诚信记录奠定基础。
【多选题】
A 互联网
B 邮寄递送
C电信、金融账户
D 社交类账户
*
6.
对严重失信主体,有关部门和机构应以( )为索引,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便于市场识别失信行为,防范信用风险。
A企业名称
B工商登记信息
C统一社会代码
D税务登记信息
*
7.
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意义有()。
【多选题】
A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
B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C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D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
*
8.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应组织对辖区内黑名单、重点关注名单主体主要负责人开展信用修复培训。
A 镇级以上地方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政府
D 省级人民政府
*
9.
企业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且有()情形之一的,列入“红名单”。
【多选题】
A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者表彰奖励的
B在某一领域信用分类中被行业主管部门列为最高等级的;
C综合信用等级达到B级以上的
D其他在本行业信用工作中有突出成绩,行业主管部门认为应当列入的
*
10.
四大重点领域中, ()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统工程的“牛鼻子”。
A 政务诚信
B 商务诚信
C 社会诚信
D 司法公信
*
11.
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A.信息公示
B.方便监管
C.方便社会公众查询
*
12.
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抽取一定比例的企业,对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检查的活动。
A.按行业分类
B.随机
C.按注册资金多少
*
13.
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更正其公示的信息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移出决定。
A.可以
B.应该
C.必须
*
14.
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A. 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15.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有()。
【多选题】
A.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B.政府转变职能
C.工商部门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
16.
有那种情形,“黑名单”系统的失信主体可以向信息报送单位申请提前移出“黑名单”系统?()
【多选题】
A 发生违法失信行为,且在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完成整改的
B 初次发生违法失信行为,且在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完成整改后6个月内再未产生其他违法失信信息,并作出书面悔改保证的
C非初次发生违法失信行为,但已按规定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或完成整改,且在整改后12个月内再未产生其他违法失信信息,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致歉,作出公开信用承诺的
D 有信息报送单位认可的其他重大悔改表现,并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再次发生违法失信行为的。
*
17.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采用( )等信息化手段,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搭建移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平台,构建(),支持现场许可、现场处罚信息(),实现同步公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标准化水平。()
【多选题】
A. 大数据、移动互联
B. 远程行政决定模式
C. 实时传输
D.区块链
*
18.
行政机关对列入“黑名单”系统的法人及其他组织,可以采取那些联合惩戒措施?()
【多选题】
A 加强日常监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
B 禁止参与评优评先,已经授予的荣誉称号应按有关规定予以撤销
C 限制享受各类政府扶持政策
D 限制取得政府资金支持
*
19.
行政机关向“黑名单”系统报送的信息主要内容包括()。
【多选题】
A 失信主体的基本信息
B 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事由
C不良行为整改情况
D“黑名单”信息移出日期
*
20.
自然人拖欠银行信贷、公用事业缴费、他人债务等(),并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或仲裁机构依法裁决的,应当列入违法失信“黑名单”。
A 10万元以上超过12个月
B 5万元以上超过12个月
C 10万元以上超过6个月
D 5万元以上超过6个月
评价对象得分
(?)
A.男
B.女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问卷星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