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

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1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
2下列概念中,由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的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是()
4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5下列因素中,属于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普遍较甜最主要原因的是()
6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7根据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当N=K/2时,种群的()
8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
9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
10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
11反映植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是()
1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
13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
14起始于裸岩的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15食物链“草一兔一鹰”中的鹰处于()
16下列不用于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是()
17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
18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
19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20、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共同签署了()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生态学研究方法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 __________。
22.根据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可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 __________植物两大类。
23.可见光中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光辐射属于 __________。
24.对生物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____ 。
25.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冬小麦和油菜属于 __________植物。
26.在无限环境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表现为__________ 增长。
27.种群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 。
28.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____ 。
29.香农一威纳指数可用来衡量群落中的物种 __________性。
30.对于草原群落,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__________ 。
31.同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产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的 __________型。
32.通过演替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 __________群落。
33.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 __________型。
3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是靠 __________反馈实现的。
35.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浓度逐级升高的现象称为 __________。
36.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生产属于 __________生产。
37.成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以 __________食物链为主。
38.生态系统三大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__________ 和信息传递。
39.1987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 __________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40.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就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 )”内划“√”,错误的划“×”。
41.植物的春化现象体现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
42.植物的休眠是对不利环境的适应。(  )
43.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
44.在适宜条件下,r-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长。(  )
45.在资源有限的稳定环境中,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该规律被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
46.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竞争趋于增强。(  )
47.按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
48.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似的特点。(  )
49.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可以被异养生物全部转化为次级生产量。(  )
50.生物固氮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  )
四、简答题:51~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51.在山地条件下,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地形要素有哪些?
* 52.写出种群逻辑斯谛增长的微分方程,并说明各参数的含义。
* 53.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五、论述题:20分。
* 54.论述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其生物量、群落呼吸量/总生产量、群落结构、矿质元素循环和稳定性五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